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府十八日發出聲明稿表示,外界對市府在丹娜絲颱風後應變作為有誤解,由於丹娜絲颱風災害規模前所未見,復原工程非短期能完成,盼社會各界理解支持,並多給予團隊第一線同仁鼓勵,共同攜手度過難關。
市府指出,此次颱風光倒伏電桿就近兩千根、倒伏路樹超過兩萬七千棵,受損屋頂通報更高達三萬多件,復原工程絕非短時間能完成。然而市府並未怠慢,依照輕重緩急逐步推進,讓有限人力發揮最大效能。
市府說,災後首要是立即應變,前期依輕重緩急搶災。救災及復原過程均依災情輕重緩急推進。而搶災告一段落後,市府重心轉往補助與復原工作,已核撥補助款逾三點三億元,為全國最多。不分平假日,市府動員各局處支援災區公所收件三點七萬件,同樣是全國最多。
至於災區房屋修繕,不僅仰賴慈濟、衡山基金會等慈善團體,市府勞工局亦媒合作工行善團,協助數十間災民房屋修繕,並由區公所與里幹事會勘確認需求。市府更主動邀請外縣市營造公司免費協助弱勢戶修繕,確保受災民眾獲得實質幫助。
對於企業與商家,災後協助多管齊下。風災後即時啟動台南市中小企業服務團受理諮詢,主動關懷輔導業者對接經濟部中小企業災害復舊貸款、企業小頭家貸款等。
市府強調有多項全國首創,展現市府積極作為,包括災後市府率先洽詢國軍與台電支援,並媒合再生能源業者協助供電。各局處首長專責一行政區,並將實物銀行轉型為災區物資供應中心,輔具服務改為巡迴清潔,文資建材銀行則轉型為災後建材回收,做工行善團更由每週媒合轉為每日媒合。另,災後三天農損救助公告不間斷,爭取更多專案減輕農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