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在工作
繼二0二二年出版首部詩集《文學裡沒有神》,沈眠在二0二四年以《完全主觀:AV純情詩》寫作計畫獲國藝會創作補助,同年寫完,於二0二五年由一人出版社製作發行。
這是一本以日本AV女優姓名為發想的怪奇詩集,總共收錄八十一首詩。每一首詩都以第二人稱書寫。AV影片有一慣見的「完全主觀」系列,從男優∕消費者∕第一人稱的視角,浸淫在女體之美與性狂歡。沈眠在後記中直言:「其所稱的完全主觀自然全都是偽造,充滿各種肉體性暗示的設計,而無關於女性的內心生活。」換言之,完全主觀AV的重點是鏡頭裡的女優,所以他使用第二人稱探討女優們的內在宇宙。
《完全主觀:AV純情詩》為一本AV女優、詩意與女性主義雜交的作品,「色情不一定是低俗下流,」沈眠振振有詞:「文學本就有竭盡所能理解與想像世間萬物的使命,戰爭如此,殺手亦然。那麼,AV女優又豈能在文學裡缺席?」

性愛觀的轉變,從體能到感受
年少時,沈眠對日本AV的體驗,是近乎恐怖的,「那還是錄影帶的時代,我忘記怎麼看到A片的,但總之,記憶中出現的是無碼的、全赤裸的性交,跟優美完全沾不上邊。最讓我難忍的是,女優看起來很痛苦,叫出來的都是哀號,一點歡愉也沒有。性器進出的場面,更像暴力傷害。」沈眠回憶道。
隨著成長、漸懂情事,沈眠對女體自然有一些粗淺的體驗。但始終沒有感受到所謂欲仙欲死的極樂,只覺得一直在應付下半身的需求。沈眠平靜自剖:「那就是生理性衝動。自慰像是肚子餓必須吃飯,那就趕快解決,圖個清靜。性愛時我是笨拙的,而且有虛無的感覺,不知道身體動作跟愛情有什麼關係?」
即將五十歲的沈眠,寫出《完全主觀:AV純情詩》,很難不聯想到李安《色,戒》、楊雅喆《破浪男女》、弗拉米基爾.納博可夫《蘿莉塔》等,也都是在中年完成,莫非是中年危機(雞)的展現?沈眠強調自己並不是想要演繹對肉體熾烈青春的鄉愁式回望,如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苦妓回憶錄》、川端康成《睡美人》、谷崎潤一郎《瘋癲老人日記》、約翰.麥可.柯慈《緩慢的人》、勞倫斯.卜洛克《聚散有時》、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愛神》(三段式電影中的〈慾〉)等。
「而與其說是中年危機,倒不如講是終於理解男人該如何面對、理解與接受自身的情慾。我總覺得,女性一生的難題是處理情緒,男性一世的課題則是情慾。少年時就是難以掌控的騷動,到了青年有身體經驗後,想要嘗試各種性愛的極限。人生經歷更多的中年後,了解性愛限度,適如其分做愛,與對方共享歡愉,體能不再是重點,而是更在乎彼此感受。」沈眠直白地說著。
沈眠嘴角噙笑道:「李安好像說過,每一個華人導演心中都有武俠夢,所以他拍了《臥虎藏龍》。我想轉換一下,改成每一個男人都有AV夢,可能都有想要跟女優抵死纏綿的綺想,也許是能成立的說法吧。」
「但眼下的年紀,就很難有AV夢了。累積更多對女性慾望的認知,能夠辨識女優全員表演中,那是性職業化的專業本事。有些影片甚至有戀愛感,就是拍情侶約會,一切都動情無比。不過,就像是看偶像劇裡的CP,再甜虐都是演藝,雖然人們期待幻象能夠變為現實。但在我來說,真實如夢般的性愛,一定是發生於自身深深愛戀的人,不可能是虛無飄渺的性偶像。」沈眠語音真摯。
性愛的重點,從以自己為主,轉換為以所愛對象為主,早在《文學裡沒有神》就可見端倪,收錄〈睦月〉到〈師走〉的十二和風月系列,乃至於二0一三年飲冰室茶集藝文館情詩大賞首獎的〈戀人的神啊〉、二0二三年獲得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的〈世界上最適合愛情的人〉,無不是沈眠寫給妻子林夢媧的烈愛之作,不但充滿深情,同時有著濃厚的性愛意象,可證其言非虛。

女優的實體感,名字的詩意
《完全主觀:AV純情詩》的啟動來源之一,是Podcast節目《閱讀夏LaLa》推薦吉澤明步自傳《單體女優:獻給AV的16年》、真梨幸子小說《復仇女神的布局》,「前者是退役女優的告別書,詳述女優工作種種細節,包含業界分級制,談鏡頭裡的性是精心運作的表演,明確表示性工作與性生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後者是推理小說,藉由AV業界常見的女優訪談書形式,帶出寫手消失、受訪女優喪命的離奇事件,非常黑暗沉重,讓人看到女優群體的內在創傷。」
日本AV是把性工作職人化,且偶像、明星化的產業,沈眠表示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他提及張愛玲曾寫:「在日本,什麼都會成為一種制度的。藝妓是循規蹈矩訓練出來的大眾情人……這樣地把妓女理想化了,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釋是日本人對於訓練的重視,而藝妓,因為訓練得格外徹底,所以格外接近女性的美善的標準。」沈眠也就恍然有悟了:「日本盛產藝伎、偶像女團和AV女優,確實是專有的職人精神會養出來的制度性群體。我想試著以詩歌形式去探討女優,以及隱藏在華麗絕倫身體後的心理深淵。詩歌是無處不在的,不只是宇宙,日常所有事物,也都有詩意,包含色情裡也有詩。」
當代日本AV女優姓名越來越傾向虛構──沈眠認為,《完全主觀:AV純情詩》在十年前或更早是寫不出來的,因當時產業還沒有發明那麼多奇怪的名字。如今,像山岸逢花(現改名山岸綺花),就頗有意境。還有以詩為姓、名字是月圓的詩月圓,也讓他啞口稱奇。沈眠著迷於日本人對女優姓名的發明學,很快就找到神宮寺、天使、天空、天宮、天國、天神等姓氏,名字漂亮,如彩花、詩、純、花綺羅、深雪、玲夢等。
沈眠平靜如實地說:「這些姓名都帶來視覺意象,詩歌自然而然出現。我不是AV世界的專家,吸引我關注的是姓名,其後才對這個群體有一些理解。裡面八十一首詩寫八十一名女優,其實也可視為同一個女優的多種分靈體。我追索式想像著她們的黑暗處境與不可逆的職傷,想要將她們從物化狀態還原為人。《完全主觀:AV純情詩》是我個人主觀的展現,不能全然代表AV女優或女性的內在體驗,純粹是我情感式的投射,也是文學性質的透視。」
沈眠年輕時購入飯島愛《柏拉圖式性愛》,未留下印象。近年,他陸續讀了紗倉真菜散文《還是專科生的我,遇見了這世上最獨一無二的職業》與小說《最低。》,峰奈由果漫畫《我當AV女優的那些年》,還有鈴木涼美小說《資優》,以及上野千鶴子與鈴木涼美對寫集《始於極限:跨越社會習以為常的「邊界」,當代女性如何活出想要的人生》。在《完全主觀:AV純情詩》寫作期間,他亦發現藏書裡有藤澤周《宿命的AV女優》、高橋源一郎《性與戀愛的幾則故事》、恰克.帕拉尼克《惡搞研習營》等,這些作品都能令人理清楚女優不是供予發洩的色情影像,是實實在在活在世界上的人。
「尤其是詩集寫了三分之一左右,讀到《始於極限》,更有種視野大開的衝擊感。在日本女性主義教母級人物上野千鶴子理性與包容的筆觸下,看到女性主義者對情慾的主動,而不是嚴拒男性的思維。曾為AV女優的鈴木涼美則體現性的受傷主義,再也無法信任男人,對性愛也喪失興趣。這種兩極化的體驗,我也在詩集裡進行書寫。」沈眠清晰述說。
完全主觀本是一種日本AV特定系列,採第一人稱視角,螢幕塞滿女優的表情、身姿。所謂主觀視角本體,幾乎不存在,如此自是偽主觀。可以想見,第二人稱的女優,才是主觀影片的核心。而偽造狂歡是AV影片的本質。沈眠直指核心:「一切都是表演,都是女優的工作,她們必須盡力做到具備可信度。女優們更像特技演員,得做出高難度、不合理的肢體動作,彎曲拗折,像關節可扭轉的人偶,更不用說她們還得面對各種亂倫、性侵害的題材,勢必會迎來性職災難解的身心後遺症。」
這本詩性合一的作品,是否會讓人很難定義?沈眠答覆道:「詩人是定義詩的人,還是被詩定義的人?AV女優呢,她們是定義性的人,還是被性定義的人?我想,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完全定義某個職業或某種技藝吧,最多就是定義某個局部。人從來都活在被定義的現實,而如果能找出自我的定義,或自己能夠定義的局部,已經非常了不起。《完全主觀:AV純情詩》即是我對詩與情慾的定義與探索。」

沈眠簡介
一九七六年生,與夢媧和貓兒子貓帝、魔兒、神跩及人類女兒禪共同生活。著有詩集《完全主觀:AV純情詩》、《文學裡沒有神》,短篇小說集《極樂動物》、《詩集》,詩歌寫作計畫《武俠小說》等。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藝文補助、臺北文學年金獎助計畫,及臺北文學獎、時報文學獎、飲冰室茶集藝文館年度時代詩人獎、寶島之美徵文創作大賞、臺南文學獎、竹塹文學獎、花蓮文學獎等首獎,多次入選《臺灣詩選》等各類選集。詩作、書評與人物專訪,常見於報紙副刊、詩刊雜誌與網路媒體。擁有【最初,只剩下蜂蜜的幻覺。】: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ilents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