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近年實支實付醫療險理賠爭議不斷,牽動業者損失率上升,金管會委託保發中心研究的訂價合理性作業指引已呈報至金管會,根據指引,一年期以下保證續保的個人健康保險若符合長期虧損以及近年理賠明顯惡化趨勢兩條件,業者可申請調漲保費,首年最多漲三成,後續年度每年以漲一成為限,不過仍須經金管會核准。
壽險業實支實付醫療險近年熱賣,但在自費項目增加下,損失率攀升,業界也提到,有些醫生會引導病患選擇特定醫療服務,進而衍生理賠認定爭議,保險業盼設立費率調整機制。金管會日前證實,已請保發中心就可調整商品進行研究,評估可行性。
業界人士指出,這次指引是一年期以下保證續保健康險適用,這類型多半為人所知的是實支實付醫療險,但也包含其他住院日額、手術險等,只是以損失率來看,實支實付醫療險比較可能申請調整,適用範圍涵蓋銷售中、已停售以及未來新銷售的保單。
根據指引內容,必須符合兩條件才能申請調整保費。首先,保單開賣至今呈現長期虧損;其次,近三到五年理賠有明顯惡化趨勢,保單實際損失率超過預期損失率,且持續惡化才行,也就是說,如果單一年度有虧損、隔年又有賺錢就不符合。
這次調價一樣採取核准制,也就是要經過金管會核准。業者如果申請調漲保費,第一年最多可調漲三成,後續每年上限為一成,直到收支打平。舉例來說,業者保費要申請調整百分之五十,就要分三年調整,第一年調三成,第二年調一成,第一年調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