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人工植牙的長期穩定與成功率,向來是臨床牙科與材料科學的重要課題。衛福部桃園醫院牙醫部攜手台北醫學大學、華藝牙技牙體技術所,以及日本國立廣島大學跨國合作,研發出創新的「玻璃陶瓷噴塗」(Glass-Ceramic Spray Deposition, GCSD)技術,能有效提升氧化鋯植體的表面生物活性,促進骨細胞附著與存活,進而增進植牙長期穩固性。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影響因子五點二),展現臺灣在牙科材料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此次研究團隊透過「玻璃陶瓷噴塗」GCSD技術,成功在氧化鋯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玻璃陶瓷塗層,使表面能與親水性顯著提升,形同建立「生物友善界面」,為細胞提供更理想的附著環境。
衛福部桃園醫院牙醫部主任曾建福強調,此次技術突破不僅補足了氧化鋯植體在穩定性上的不足,也兼顧美觀需求,對於年輕患者或對外觀高度重視的族群,將是更具競爭力的植牙選擇。曾建福指出:「玻璃陶瓷噴塗的臨床應用,有機會大幅提升氧化鋯植體的成功率,並延長使用年限。」
桃園醫院牙醫部醫師姚又勤表示:「若能進一步透過臨床試驗驗證,「玻璃陶瓷噴塗」GCSD 將有望成為新一代人工植牙材料的標準處理技術。」
曾建福最後指出,「玻璃陶瓷噴塗」GCSD 是一項兼具材料科學與臨床價值的創新成果,展現了台灣與日本跨國合作的研發實力。未來將持續推進臨床應用與跨領域拓展,期望能為人工植牙與相關植入醫材帶來新世代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