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健署26日提醒,家庭二手菸不只影響人,還會造成貓狗等毛小孩因二手菸罹患呼吸道疾病及癌症風險大增,尤其罹癌風險飆2至4倍,存活率不到1成。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根據研究顯示,吸菸是多種傳染性疾病的危險因素、損害上呼吸道、抑制肺部免疫功能,並可能導致患者疾病程度惡化,且吸菸者出現COVID-19嚴重症狀的可能性較非吸菸者高1.4倍,入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或死亡可能性較非吸菸者高2.4倍。
台灣兒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李宏昌醫師指出,吸菸導致肺癌的危險性是非吸菸者的15至30倍,雖然目前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有將近9成,但肺癌第4期存活率僅1成。
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譚大倫也表示,當寵物直接吸入二手菸,或透過皮膚、舔主人的頭髮、皮膚和衣服接觸到菸草化合物(三手菸)時,都會直接對毛小孩造成危害。
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陳木榮表示,二手菸可以透過門口、牆壁裂縫、電線、通風系統和管道傳入,且即使短暫接觸也會使血小板變得更黏稠、損害血管內壁,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若暴露於二手菸環境60分鐘內,會產生發炎現象、影響呼吸功能,且影響至少持續3小時,並可能導致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兒童呼吸道感染、耳部感染和氣喘發作。
譚大倫也指出,毛小孩長期暴露於二手菸、三手菸環境下,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呼吸系統疾病或罹患鼻癌和肺癌;而當貓咪梳理毛髮時,易吸入落在毛髮上的三手菸,導致口腔癌的發生,其罹癌機率相較無菸害環境下高出2至4倍,且貓咪罹口腔癌後,即使接受過化療、手術或放射治療,其確診後存活1年機率不到1成。
國健署呼籲,為守護家人與寵物的健康,及早啟動戒菸行動,共同營造清新無菸的家庭環境,打造更安心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