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明鑫聽取工商界意見 開口就120億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新上任經濟部長龔明鑫一日舉行產業公協會交流會議,有人建議政府要鼓勵下游企業多採購國產零組件、工具機等設備,也有人建議在各國設立台灣館,龔明鑫回應,政府在韌性支持產業方案已額外編列五十億元汰舊換新經費,也匡列近七十億元預算開發多元市場。

昨日下午應邀到經濟部開會的公協會包含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

電電公會理事長劉揚偉建議,政府鼓勵下游企業多採購國產零組件、工具機等設備。龔明鑫回應,韌性支持產業方案已額外編列五十億元汰舊換新經費。

龔明鑫進一步表示,台灣中上游材料、設備品質佳,但因經濟規模不足價格稍高,因此可用政策補助彌平這塊,讓下游企業使用的材料設備兼顧品質、價格,同時提升競爭力。

劉揚偉提到,可以規劃推出電電公會科學園區計畫。龔明鑫說,政府剛好也有此想法,雙方可合作,當中牽涉金融、園區開發等,須跨部會整合,因此將成立跨單位專案小組推動。

他進一步說明,園區開發需要先期成本、貸款,台灣金融界經驗豐富,但現在大部分資源用來買國外債券,若能將此資源引導至投入園區開發,對他們收入也許不會更少,反而更有意義,金融界也已有表達支持。

龔明鑫強調,台灣有優秀且成功的科學園區典範,美國矽谷創新最強,全球都在複製矽谷、連結矽谷,「我們也希望做到,全世界都可複製竹科、連接竹科」。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建議在各國設立台灣館,龔明鑫表示,理解中小企經費有限,無法支應攤位,韌性條例已匡列近七十億元預算開發多元市場,可設計規模較大台灣館,讓中小微企業加入,展示其優良產品,在全球形成MIT印象。

新創支持方面,龔明鑫表示,產創條例修正通過已給予支持,公協會希望加大支持力道,他也會將訴求表達給國發會、國發基金、財政部,以確保新創往前推進。

龔明鑫會後受訪表示,諸如匯率穩定、關稅談判、碳費、勞動力來源、最低工資等議題,都牽涉跨部會工作,他過去在政院已有協調經驗,他將和經濟部員工分工,需經濟部外協調部分,由他設定KPI負責,經濟部內可做主部分,則員工要加把勁、努力達成,接下來會每三個月和產業界更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