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守護者-熊鷹之羽的文化意象與部落記憶傳承特展」展期至十月底止

國立屏科大與屏縣三地門鄉公所共同主辦的「山林守護者-熊鷹之羽的文化意象與部落記憶傳承特展」,展期至十月底止。(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國立屏科大與屏東縣三地門鄉公所共同主辦的「山林守護者-熊鷹之羽的文化意象與部落記憶傳承特展」,日前在屏東縣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開展後,廣受好評,展期至今年十月底止,歡迎大家踴躍前往觀展,一探熊鷹羽翼背後的文化意涵與山林記憶。

熊鷹專家孫元勳特聘研究員表示,熊鷹是臺灣頂級掠食者,更是排灣及魯凱部落文化中的精神象徵,藉由此特展喚起民眾對原民文化與自然共生智慧的重新理解,也讓保育觀念與創新思維,奠基於傳統文化基石上展翅再飛。

展覽於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三樓特展區展出,從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神話出發,串連熊鷹生態行為、羽毛的文化意涵、族群困境,及以敬意為起點的仿羽工藝。透過熊鷹的神話與傳說、部落文化與熊鷹、熊鷹的生態習性、熊鷹的棲地危機、追蹤熊鷹的足跡、仿真的鷹羽工藝等六大主題展區,讓觀展者得以從自然與文化交會的視角,感受熊鷹作為山林守護者的意義,並學習理解羽毛在部落中所象徵的榮耀與責任。

展覽現場也展出3D列印擬真百步蛇模型,呼應熊鷹羽化傳說的神話起點;另一亮點則展出由鍾金男工藝師與部落學員一齊創作的仿羽工藝,以富含尊重文化為核心精神所創作的仿真熊鷹羽飾、羽扇與萊冠作品,呈現文化傳承與生態保育的創新實踐;另外還有由屏東縣政府所提供的珍貴熊鷹展翅標本,讓觀眾得以近距離觀察山林猛禽「熊鷹」的姿態和羽紋細節,開啟一場人文歷史與自然山林的對話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