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成為長者健康重要隱憂 台北榮總台東分院籲預防骨鬆從日常做起

骨鬆症成為長者健康隱憂,醫師建議50歲以上族群,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測。(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面對台灣高齡化社會來臨,骨質疏鬆症已成為長者健康的重要隱憂。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預估,至2050年台灣50歲以上人口罹患骨質疏鬆的比例將升至57%,其中女性的發生率遠高於男性。台北榮民總醫院台東分院醫事放射師謝孟廷指出,骨質疏鬆會增加骨折風險,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行動能力。

骨質疏鬆可分為兩大類,一為與年齡相關的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如女性停經後因雌激素減少導致的骨質流失,以及男女皆可能發生的老年性骨質疏鬆;另一則為續發性骨質疏鬆症,常因營養攝取不足、缺乏日曬與運動、抽菸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或因內分泌疾病與長期服用類固醇、賀爾蒙阻斷劑等藥物所致。

謝孟廷表示,初期輕度的骨質流失的狀況,通常可藉由營養補充及生活習慣的調整來強化骨骼;若骨質嚴重流失或已罹患骨鬆症,可能需要醫師診療並藉由藥物來控制病情。

骨質疏鬆初期症狀不明顯,民眾常在發生骨折後才發現骨質已嚴重流失,建議50歲以上族群應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測,利用低劑量X光儀器檢查腰椎及髖關節等易骨折部位,檢查僅需5至10分鐘,能協助醫師評估骨質狀況並訂定治療計畫。

謝孟廷呼籲民眾平時應注重骨骼保健,包括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規律運動、避免菸酒、適度日曬及防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