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受邀參與日本京都府龜岡市二0二六綠化博覽會的明新科技大學深耕型USR「賽夏族喇魯瑪竹文化產業孵創計畫」,目前參加在台北花博展出的二0二五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受到各界矚目。
明新科大表示,二0一九年起攜手竹縣五峰鄉賽夏族,從USR HUB、萌芽型到深耕型USR計畫,與在地族人「山莎蔓岸竹木產業生產合作社」共同打造竹文化產業實踐場域。以竹子為核心,串聯原鄉的文化傳承、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
在林保署新竹分署支持下,取得十三噸竹材資源,為竹產業奠定基礎。USR團隊協助族人完成七千五百平方公尺竹林航拍與碳匯調查,培訓無人機證照人才,未來將參與竹林疏伐,發展竹炭、竹醋液、竹構建築、裝置藝術與生態觀光,形塑部落循環經濟。
明新科大校長呂明峰表示,學校透過社會、永續、產業、國際四大面向,從竹材活化到產業升級,積極支持地方共創,展現綠色永續的精神,創造就業與經濟支持,鼓勵青年返鄉,推動原鄉竹文化走向國際舞台,彰顯大學社會責任的影響力與價值。

深耕型USR計畫與台師大、北教大、世新大學合作,讓學生透過跨文化交流,更理解原住民族的文化智慧。此計畫特別注重人才培育,現場呈現由明新科大多媒體系張齊軒副教授指導的紀錄片,透過學生視角記錄「山莎蔓岸竹產業示範園區」的建構初心與歷程,參與「USR在地行動」的各校同學們在竹工藝師帶領下,以傳統工法實作竹製品,用雙手將文化傳承的幸福溫度串連起來。
計畫主持人李來春教授強調,竹子承載的不只是文化記憶,更是ESG與SDGs實踐的關鍵素材。
原民處處長林杏表示,期望部落竹產業成為火車頭,透過跨域合作與學術支持,陪伴部落建立自主營運與青年洄游機制,推動賽夏族文化保存、經濟發展、環境永續的三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