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兒童科學館隨組織整併,十月一日起正式停止營運,消息傳出,讓許多家長大感震驚和不捨。市府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因應組織轉型整併,日後配合市圖公園館、許石音樂館、三二一巷藝術聚落等,以大博物館園區概念,以議題為導向,更著墨歷史文化與時代關連。
兒科館才整修完不久,配合台南400,也推出精彩活動,如今突然宣布關門,讓許多家長錯愕,除直說是時代眼淚,也擔心台南的科學發展受阻。
黃雅玲說,兒科館日後將成為辦公室、教育訓練中心和部分展覽處所,將成為共創型博物館,教育部分除回歸校園,日後也會結合科學、AI推出展覽。
以南瀛天文館為例,以往單純以天文為主,日後推展,希望結合氣候、天文、考古等,以多元面向呈現,再如兒科館附近的音樂館、圖書館和三二一巷等,會以大園區概念重新建構。
舉例而言,台南400論述大航海時代,台南市亞洲文化樞紐,碰觸到人類遷徙,就是和天文、歷史有關,留下許多記憶,甚至也有考古議題,當重新定義時,能夠多方融合,又如飲食問題,如何串聯到考古時代,將議題深入探討和串聯。
兒科館閉館後,預計明年下半年再度和民眾見面。文化局表示,未來會充分利用館舍地理優勢,部分空間延續文化展演,讓建物在轉型後,持續發揮公共功能和大博物館園區概念,也為館舍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