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觀送愛沒有名字的孩子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二十日拜會台灣關懷之家創辦人楊婕妤並捐助新台幣五萬元,同時呼籲政府立法照顧弱勢團體。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永續推動「全球熱愛生命運動」,二十日早上在創辦人周進華先生的帶隊下,拜會台灣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並捐助新台幣五萬元,包括印尼卡蒂尼緊急救援學校創辦人羅莎蒂和伊利雅寧希親臨加油打氣,海內外各界愛心人士亟盼政府立法保障弱勢團體。

周進華表示,第廿九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無國籍寶寶守護天使楊婕妤女士,自一九八六年起無償收容無家可歸的愛滋病感染者,年僅三十出頭的的她,不顧社會偏見與資源匱乏,長年自掏腰包提供食宿與照護,是台灣最早投入愛滋中途照顧的民間先行者。

周進華提到,一九九七年起,楊婕妤擴大援助對象至人口販運受害者與在台懷孕的外籍移工;二00二年更親赴大陸河南愛滋村,協助當地失依孤兒,展現愛無國界的人道精神。四十多年來,楊婕妤女士與團隊已照顧超過二千位愛滋感染者、愛滋寶寶、外籍人士與無國籍兒童。即使因歧視與抗拒曾搬遷逾百次,她始終堅守「助人無條件」的信念,溫柔而堅定地站在最弱勢的一方,用行動創造希望、改變命運。她的故事感動了千千萬萬人,也奠定「關愛之家」成為台灣人人道照護指標機構的基石。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兩岸及國際交流中心執行長周上觀表示,印尼雙胞胎媽媽天使羅莎蒂和伊利雅四十多年如一日,奉獻貧童教育,還以身作則,號召更多人教育行善,迄今已有三千多所慈善學校相繼成立響應,讓印尼島島都有慈善學校不是夢。今年三月卅一日至四月七日,周大觀基金會帶領台灣生命鬥士一行九人送愛印尼,得知印尼雙胞胎媽媽天使參加基金會去年(二0二四)「熱愛地球.活好生命」系列公益活動之餘,親訪台北、高雄關愛家園—送愛在台無國籍移工兒童。

周上觀說,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全世界有超過千萬人沒有國籍,在醫療、教育、工作等方面都面臨困境,引發社會安全和兒童權益的隱憂,更令人不捨的是,無國籍移工兒童寫下一首又一首詩,他們就在我們身邊,但他們是「沒有名字的孩子」,亟需各界愛心人士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