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針灸緩解改善慢性疲勞症候群

■陳俊銘

「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一種身體出現慢性疲勞症狀的病症,具體定義是長期間連續6個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強度疲勞感覺或身體不適。引起的原因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免疫系統問題,神經系統問題,精神疾病等多重因子造成。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之定義,慢性疲勞症候群診斷須符合下列2項:一,超過6個月以上,無法解釋的持續或反覆發作的嚴重疲勞,而且疲勞並非因過度勞動所致,疲勞無法經過休息改善,導致明顯下降的活動水平。二,下列4項或以上之情況:1.記憶力或注意力缺損。 2.勞動後,極度疲憊。3.睡眠仍無法改善疲勞。4.肌肉痠痛。5.非發炎性之多發關節痛。6.與以往不同型態或嚴重度之頭痛。7.重複發生的喉嚨痛。8.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痛。

慢性疲勞症候群在傳統醫學歸納到「虛勞」,主要病因為氣血虧耗,肝腎不足夾濕熱。治療以補氣養血,滋養肝腎,清利濕熱為主,方以補中益氣湯合四物湯調補氣血,獨活寄生湯合杞菊地黃丸滋養肝腎,甘露消毒飲合銀翹散清利濕熱,單味藥如紅景天、絞股藍、刺五加、黃耆、西洋參、靈芝等都有很好改善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作用。

配合針灸治療,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改善疲勞,減輕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痛。另外,星狀神經節阻斷術可調節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自體免疫系統三大系統,對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緩解改善有很好的助益。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