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安南區公親寮二十一日(農曆七月三十日)在曾文溪舊河道舉行拜溪墘,祈求神明庇佑,不要再淹水了。百餘年來,這項台江流域信仰祭典,從未中斷,見證台江水患歷史。
台江於道光三年(西元一八二三年)陸化以來,曾文溪歷經數次改道並帶來危難,公親寮大多屬於農作區,曾文溪第三次潰堤,村民向上天祝禱,希望借助神力避開水患,拜過溪神之後,冥冥中得到神明庇佑,曾文溪洪水轉向,公親寮化險為夷,之後農曆元月初四「拜天公」,農曆七月底「拜溪墘」。
公親寮鄉親準備白米、牲禮、水果等祭品,在曾文溪舊河道搭起臨時帳篷,奉請公親寮清水寺清水祖師祭溪,時辰一到,鄉親上香拜溪墘、祭溪神。公親里長王金樹表示,拜溪墘的習俗,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零星住戶祭拜,直到公元一九二九年,全村才一起許願,年年舉辦拜溪墘。
王金樹說,曾文溪水患未再威脅公親寮,不過人為開發改變了公親寮的地形地貌,一場大雨曾造成公親寮社區宣洩不及淹水,水利局在曾文溪排水線營造擋水牆及抽水機因應,淹水問題已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