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行政院主計總處二十二日發布八月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四五,為一年來新高;月增零點零五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上升;除了畢業季效應,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指出,對等關稅衝擊開始發酵,勞動力低度運用指標當中的工時不足就業者八月突破十二萬人,衝上今年新高。
譚文玲表示,八月失業率上揚,主要是畢業生投入尋職所致。儘管失業率百分之三點四五,不算特別高,且是二十五年同月最低水準;但這當中已經參雜關稅衝擊因素,只是因為減班休息仍保有工作不會計入失業率,因此未能完全顯現。
觀察失業人數及原因,主計總處統計,八月失業人數四十一點五萬人、月增六千人,其中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增加三千人,初次尋職及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均增二千人。
譚文玲表示,如果公司受到對等關稅衝擊,實施減班休息,這部分不會反映至失業率;因為工時減少,仍保有工作,不會造成失業增加。但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對原有工作不滿而失業者雙雙成長,當中可能涵蓋公司受衝擊而倒閉,或是勞工受不了減班休息、領最低工資,乾脆辭職另找出路。
譚文玲指出,觀察勞動力低度運用指標當中的工時不足就業者,也就是因經濟因素(包括業務不振、無法找到工時大於三十五小時之工作及季節關係),致資料標準週實際工時未達三十五小時,但希望且能增加工時者,八月人數升至十二點一萬人,月增四千人,且創今年以來最高水準。
譚文玲坦言,工時不足就業者已經連兩個月走揚,勞動部發布的減班休息人數也持續上升,顯見關稅影響逐漸在勞動市場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