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展現多元城市風貌

「二0二五台北老屋新生大獎」評審跟得獎人合影。(台北市都市更新處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主辦的「二0二五台北老屋新生大獎」,二十三日於台灣文學糧倉舉行第二十五屆頒獎典禮,由台北市都市發展局陳建華副局長與台北老屋新生委員會共同頒發年度「評審團大獎」三件最具代表性作品、十件傑出作品「BEST 10」及一件「整建維護特別獎」,共計十四件作品獲獎,展現出老屋活化的多元想像。

陳建華表示,老屋不僅是建築,更是城市文化與生活記憶的載體,走過二十五年的老屋新生大獎,努力推動整建維護的精神,讓都市更新有更多元的可能,使台北逐漸形成新舊共融、溫暖而有韻味的城市風貌。

台北老屋新生委員會李清志主席提到,願意投入老屋新生的團隊,都是能看見永恆價值的人,讓他非常感動。並表示城市的進步,從來不只是新建築、新建設,而是人們的改變,能夠看見文化、歷史及深藏其中的價值。

今年榮獲「評審團大獎」的三件作品,無論是「After5_步驟六」,將坍塌的老宅修復,以咖啡為媒介,轉化為凝聚社區的溫暖據點;「勤美 0km 山物所」在都市中打造山林體驗場域,推動永續自然生活;或是直轄市定古蹟「博愛路二號店屋」,以保留老屋記憶取代拆除重建,延續街道紋理及景觀;這些作品實踐了老屋新生精神,也融入公共交流與日常生活,持續發揮價值。

獎牌設計也有巧思,不僅是台灣製造,更以回收扭蛋殼為原料,再經壓製工藝誕生而成。每一塊獎牌使用約十八公斤的扭蛋殼,因此在紋理與色彩上皆獨一無二,宛如每一棟老屋的故事,都是無可取代的城市記憶,不僅象徵「老屋新生」的精神,更傳遞台北持續邁向永續城市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