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出國潮將至 關務署籲勿攜肉製品回台以免遭重罰

(關務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今年中秋節及國慶日適逢連續假期,預期將出現大批出國旅遊人潮,關務署提醒,出國旅遊的民眾,切勿攜帶含肉製品等應施檢疫物回國,以免觸法受罰。 關務署指出,近期西非馬利共和國爆發非洲豬瘟疫情,顯示國際疫情仍十分嚴峻,根據紀錄,中秋假期一向是海關查獲違規輸入豬肉製品高峰,今年適逢中秋國慶連假,出國旅遊人數將大幅增加,希望民眾不要存有僥倖心態,攜帶含肉製品回國。 為守護國產豬,海關持續與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下稱防檢署)等查緝機關合作,針對自非洲豬瘟疫區入境旅客行李及進口快遞貨物、郵包全面執行X光儀器檢查,並加強查驗來自疫區高風險國家貨物。114年迄今(統計至9月22日),海關已查獲豬肉及其製品共745件630公斤,其中以旅客查獲520件332公斤最多,快遞貨物42件166公斤及郵包183件132公斤次之,查獲來源地主要為中國大陸(含香港及澳門),物品以豬肉火腿腸、豬蹄筋及月餅等含豬肉烘焙製品為大宗。 關務署再次呼籲民眾,海外旅遊回國時,千萬不要違規攜帶含肉月餅、火腿腸、含肉烘焙製品等應施檢疫物品,同時也請提醒境外親友切勿攜帶或寄送上開物品,一旦遭查獲攜帶疫區豬肉製品入境,主管機關依規定首次可開罰新臺幣20萬元罰鍰,再次違規最高將處以100萬元,請民眾切勿以身試法,期盼全民一起守護非洲豬瘟防疫成果,共同維護我國農畜產業。 關務署提醒,民眾如對入境攜帶物品是否違反動植物檢疫規定有所疑慮,可參考防檢署網站(網址:https://www.aphia.gov.tw/,選單:防檢署首頁/主題專區/入境旅客專區「出國必看不買清單」),或洽防檢署諮詢服務專線:0800-039131。

Read More

寧波舟山港今年有望邁向年櫃量四千萬TEU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寧波舟山港統計快報,該港截至上週(9/11)累計今年櫃量己達三千萬TEU,有望邁向年櫃量四千萬TEU指標。 快報指出,寧波舟山港截至本(九)月11日,該港今年貨櫃作業量已達三千萬TEU,較去年提前23天再次刷新歷史紀錄,此係繼上(八)月份單月櫃量首破400萬TEU後,寧波舟山港在今年交出的又一份成績單。 根據統計,寧波舟山港年櫃量從2021年十二月中旬首次突破三千萬TEU,2022年十一月中旬、2023年十月底、去(2024)年十月初接連提速達標,至今年將這一節點進一步提前至九月初,不僅折射出港口能級躍升的動力,也彰顯出全球經貿形勢複雜多變背景下的韌性。 統計顯示,寧波舟山港是在2021年全年櫃量首破三千萬TEU(3108萬TEU),2022年突破三千三百萬TEU(3335萬TEU),2023年再破三千五百萬TEU(3530萬TEU),去年已達3930萬TEU且年增11%,今年一至七月累計櫃量為2462萬TEU比去年同期仍增九個百分點穩定成長。按此櫃量水準,該港全年櫃量有望在去年水準基礎上邁向四千萬TEU。 寧波舟山港目前位居全球第三大與中國大陸第二大貨櫃港,今年以來寧波舟山港持續完善“樞紐+通道+網路”整體佈局,按照“一港兩核二十區”總體規劃,有序推進梅山、金塘、大榭、六橫等港區重大工程,千萬TEU級貨櫃泊位群與億噸級大宗散貨泊位群逐步成型,深水岸線利用效率、大型船舶接卸能力持續攀升,為櫃量增長拓展了更廣空間。

Read More

防禦樺加沙廣州港出海航道進行臨時交通管制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廣州海事局發布廣州港出海航道進行臨時交通管制,為今年第18號颱風“樺加沙”防禦,該局發佈航行通告,即日起至25日12時對廣州港出海航道(西基掉頭區至珠江口外隘洲島水域)實施交通管制。 廣州海事局以防禦超強颱風正面襲擊珠江口的標準落實各項防颱措施,啟動防熱帶氣旋IV級應急回應,並按II級應急回應要求強化值班值守。海事部門完成轄區內計畫北上防颱海船的離港避風引導工作,轄區風電場和水上專案施工船舶維持停止作業。 為做好第18號颱風“樺加沙”防禦工作,廣州海事局發佈航行通告,即日起至25日12時對廣州港出海航道(西基掉頭區至珠江口外隘洲島水域)實行交通管制,管制期間除公務、應急救助船艇外,其他船舶通過管制水域須經廣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同意及交通安排。

Read More

臺北快輪往返平潭/臺北港航線達一千航次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平潭海關消息,往返平潭和臺北港航線的”臺北快輪”已達一千航次,平潭已成為對台物流重要集散中心。 “臺北快輪”上週駛入平潭金井港區,船上滿載液晶面板、水果等商品,平潭海關表示,這是“臺北快輪”自2017年十二月開航以來,自臺北港發運的第一千航次。“臺北快輪”是首艘往返平潭和臺北港的高速滾裝貨輪,進出口貨物可通過“海鐵聯運”“海海聯運”的方式先到達臺北港,再轉運到世界各大海港和空港。自“臺北快輪”開通以來,平潭海關已累計監管由“臺北快輪”載運的進出口貨物44萬噸,貨值逾810億元。 據稱,“臺北快輪”自平潭至臺北港貨運直航最短航程僅需5.5小時,“準班準點”的海運通道達成“海運成本,空運速度”。憑藉這一優勢,近年來平潭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已成為大陸對台物流重要集散中心之一。 經營“臺北快輪”平潭綜合實驗區嵐台兩岸海運快件公司說,兩岸海上貨運業務量穩定增長,‘臺北快輪’保持每週三個航次的常態化運營,除每週固定航次外,節假日還會根據客戶需求增加航次服務兩岸經貿往來。平潭外代船務代理有限公司指出,“臺北快輪”運輸的貨物種類也不斷拓展,高附加值的貨品不斷增多,運輸的進出口貨物由最開始的日用品、小商品等品類,拓展到對運輸時效要求高的鮮活鮑魚、液晶面板及公路運輸車等重型設備。

Read More

高雄關出擊 嚴查洗產地違規轉運最高罰300萬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表示,為防杜中國大陸產品規避美國加徵關稅,繞經我國偽冒臺灣製造貨品違規轉運之不法行為,已成立違規轉運查核小組,擴大查核自中國大陸進口經由我國輸往美國貨物,一旦查獲產地標示不法即加重處罰,積極防堵「洗產地」之違規行為。   高雄關特別指出,經查獲廠商違規者,將移送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依貿易法調查議處,最高可處新臺幣300萬元罰鍰或停止1年輸出入貨品,情節重大者並得廢止其出進口廠商登記;若屬自由貿易港區查獲違規廠商,則將依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裁罰,最高可處新臺幣30萬元罰鍰,並得停止廠商6個月以下進儲貨物或廢止其營運許可。   高雄關籲請業者配合政府「防堵洗產地政策」,勿利用偽標產地方式輸美,若其加工製程是否達實質轉型而得認屬我國產製,應先向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事先確認,以免影響通關時效,避免違規受罰,共同維護我國產製品之國際信譽。

Read More

教育部攜手海大舉辦海洋專業人才培育論壇 產官學共築永續願景

教育部攜手海大舉辦海洋專業人才培育論壇。(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主辦、教育部指導的「2025海洋專業人才培育論壇」,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辦,吸引近200位產官學界的海洋教育實務推動者齊聚一堂。教育部綜合規劃司張金淑副司長於開幕致詞指出,海洋是地球的珍貴資產,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資源,教育部將會持續深化海洋教育、向下扎根,培養學子親海、知海、愛海。期望論壇從教育面向拋磚引玉,激起更多人對海洋議題的重視與關懷,培育更多具備跨領域能力的海洋專業人才,共築海洋永續的願景。 本論壇邁入第11屆,已成為我國海洋教育領域最具指標性的交流平台,今年以「海洋永續與人海共好」為主題,呼應聯合國「海洋科學十年」行動與挑戰,特別是挑戰十「恢復社會與海洋的關係」,並展現臺灣在海洋教育與人才培育上的長期深耕與持續創新。 論壇上午安排兩場專題演講,淡江大學歷史學系李其霖教授從海洋文化深入剖析人海深層連結,讓與會者從文化觀點理解人與海的關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楊子奇副教授則分享智慧科技等工具如何成為推動海洋永續的新解方。透過文化與科技的雙視角,為與會者開啟了新的思考方向,不僅關心在地海洋文化如何在教學現場實務推廣,也期待能運用智慧科技偵測海洋現況,珍惜海洋的寶貴資源。 下午的兩場專題論壇則以跨界對話為核心,在「海洋在地永續的實踐策略」場次,邀請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陸曉筠署長、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張楊乾執行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蕭堯仁副教授,以及長榮海運韓克勇部主管與談,探討從海洋保育到藍色經濟如何推動永續實踐。隨後的「海洋教育政策與社會參與」場次,則由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張詠斌副教授、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江允智副教授、新北市新店高中陳正昌教師、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黃宗舜理事長,以及公共電視兒少中心林瓊芬主任,共同分享如何透過教育、社會參與及媒體力量,推廣海洋教育向下紮根,讓與會者關注讓下一代重視海洋議題的方式,以及身為人類能為海洋付諸的實際行動。 海大是全臺海洋相關系所最完整的大學,肩負著培育海洋專業人才的使命,自2013年在教育部補助下設立「臺灣海洋教育中心」以來,亦不間斷地協助政府推動海洋教育紮根。李明安副校長於代表致詞時感謝教育部的支持,並強調海大在海洋教育責無旁貸,近期也與國科會爭取到培育平台計畫,期望構築海洋國際港口的相關產業專業人才培育基地。海大將持續結合政策資源與社會力量,培育海洋專業人才,實現人海共好的永續未來。

Read More

基隆港公司衣心衣意港愛馨傳捐贈響應永續經營循環經濟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響應永續經營與循環經濟理念,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舉辦「衣心衣意,港愛馨傳」捐贈儀式。 基隆港務分公司昨(22)日前往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舉行愛心衣物捐贈儀式,由基隆分公司林健明主任秘書代表致贈衣物,並由勵馨基金會新北分事務所洪雅莉主任、勵馨新北愛馨物資分享中心黃麗香經理代表受贈,同時回贈感謝狀,場面溫馨。 基隆港務分公司林健明主任秘書表示,港務公司秉持「樂善好施、關懷社會」的精神,號召同仁共同響應公益行動,本次共募集13箱、約500件衣物,全數捐贈予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未來除持續深耕本業發展外,積極鼓勵企業投入社會公益。希望藉由此次活動拋磚引玉,號召更多人投入善循環的行列,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價值,持續傳遞溫暖與希望,讓愛延續不止息。 勵馨基金會除感謝基隆分公司全體同仁的愛心,以行動來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外,更實際與勵馨基金會一起協助有需要的婦女兒少,為受暴婦幼帶來更多溫暖與支持,共創友善社會。 基隆港務分公司強調,此次活動不僅展現港務同仁的愛心與凝聚力,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SDG12 責任消費與生產」及「SDG1 終結貧窮」。透過衣物回收再利用,不僅減少廢棄物及溫室氣體排放,更將愛心化為實際行動,支持更多社會弱勢族群。 附圖為基隆港務分公司林健明主任秘書代表致贈愛心衣物,由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洪雅莉主任、黃麗香經理受贈,及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洪雅莉主任回贈感謝狀。(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Read More

MOL計畫五至十年內擴大LNG運輸船隊規模至150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三大船社之一的商船三井(Mitsui OSK Lines,MOL)宣佈,該公司計畫在未來五至十年內將其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隊規模擴大至150艘,進一步拓展液化天然氣海上運輸業務。 MOL執行長井元誠在米蘭舉行的Gastech會議上表示,MOL目前經營的LNG運輸船已達107艘,突破了之前設立的百艘級里程碑,預計今年還將接收兩艘新船。此外,MOL仍持有27艘LNG新船訂單,這些新船將陸續交付至2030年,部分船舶是為卡達大型LNG造船配套建造。 井元誠負責MOL能源部門的LNG及乙烷業務,他指出,儘管該公司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由於部分老舊船舶將在現有合約結束後退役,船隊擴張速度將有所放緩。從長遠發展來看,為順應全球貿易需求,計畫在2030至2035年將LNG船隊規模逐步提升至150艘。儘管當前LNG新船造價已從2.6億美元的高點回落,但仍處於相對高位,因此MOL採取謹慎投資策略,僅在獲得長期租約保障時才會下單新船。井元誠認為,當前LNG市場短期行情雖有所回暖,但整體仍顯疲軟。預計2026至2027年運能過剩壓力較大,市場有望在2029年後逐步回暖。 他表示,市場復甦尚需時日,可能仍需一兩年觸底反彈,希望通過佈局環保型LNG船舶,形成與同業者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目前MOL正推廣一種配備四風帆裝置、生活區位於船首的新船設計,該型船預計將於2029年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MOL正積極拓展FSRU業務,去年已成功得標兩個新造FSRU項目,分別為波蘭和新加坡提供再氣化解決方案。井元誠強調,FSRU為東南亞、非洲和南美洲等迫切需要推進能源轉型的國家提供快速、經濟的能源進口途徑。目前MOL正積極參與多個FSRU項目的投標,包括新造船和改裝船專案,進一步推動其能源基礎設施業務的發展。

Read More

機場公司實踐ESG 打造職人探險團關懷行動

機場公司同仁自發性擔任職場參訪夥伴,一對一帶領孩子們深入機場體驗。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機場公司秉持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推動ESG,於9月20日及21日舉辦「航站職人探險團」關懷活動,邀請台灣綠色方舟全人關懷協會陪讀班,及桃園市私立睦祥家園共計55位孩童參與,並由機場公司同仁自發性擔任職場參訪夥伴,一對一帶領孩子們深入機場,體驗四大職業,打造啟發未來的探索之旅。 本次活動安排多項寓教於樂的體驗,讓學員們親身感受機場運作的奧秘。活動中特別設計「行李導航員」、「航務指揮家」、「選擇引導師」及「飛安守護者」等職業體驗,引導孩子了解機場多元專業,培養探索精神與自我學習動能,活動結束後機場同仁仍將以書信方式關心參與的學員至少3個月,希望延續這份正向互動。 機場公司表示,機場是國家的重要門戶,但對偏鄉及弱勢家庭的孩子而言,卻較少有機會親臨其境,之前也曾走出機場,與劇團合作,帶上溫馨互動的演出,與周邊即將廢校的國小師生們互動,或帶上時令果菜與周邊弱勢團體分享。這次透過「航站職人探險團」,讓孩子們親身參與機場各項作業,帶來成長與啟發,也讓公司同仁能將專業價值轉化為社會關懷的力量,體驗回饋社會的溫暖與成就感。 機場公司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公益活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將ESG精神深植於公司文化,期盼為社會帶來正向影響。

Read More

深圳海事啟動防颱大型貨櫃班輪採只離港不進港管理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深圳海事提級啟動防颱風III級應急回應,大型貨櫃班輪採取只離港不進港管理措施。 深圳海事部門昨(9月22日)0200時起,對大型貨櫃班輪採取只離港不進港管理措施;0800時,往返孖洲島、大鏟島的交通船航線全部停航;1200時前轄區1272艘遊艇、休閒旅遊船全部完成回港防颱準備和人員撤離上岸。 深圳海事局依據氣象部門預報,今年第18號超強颱風“樺加沙”目前位於菲律賓以東洋面,中心風力17級,中心氣壓920百帕,距離深圳1355公里,以每小時15-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預計22日夜間進入南海,後續將於24日以強颱風或超強颱風級正面襲擊深圳,將對深圳造成狂風暴雨嚴重影響。 深圳海事局提前提級啟動防颱風III級應急回應,分類施策實施船舶避風管控措施:組織轄區休閒船、遊艇回港避風、加固綁紮、人員撤離,高速客船、內河船、100米以下海船前往安全水域避風,調整在港LNG船舶、大型散貨船作業計畫儘早做好防颱準備,截至21日1400時,深圳海事局共叫應點驗船舶1480艘,33艘高速客船航線、觀光船航線、交通船航線全部停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