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交通安全月 竹縣府積極向高齡者宣導行的安全

竹縣府提醒長者在穿越斑馬線時,一定要左看右看,再通過,尤其不可一變綠燈就立馬通行,以防被搶紅燈的駕駛者撞上。(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九月係交通安全月,新竹縣政府持續推動「人本交通停讓文化」,向民眾傳達「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的重要理念,並依不同族群風險發展分齡宣導策略。其中,高齡者因事故風險較高,特別深入社區加強教育宣導,此次結合五尖文健站,透過互動課程與生活化教材,協助長者與原民朋友提升風險辨識能力與正確用路行為。

竹縣府表示,竹縣八月份接連發生多起交通事故,共造成四人死亡,其中機車事故即占三起。事故原因多與駕駛未保持安全距離、注意力不集中或超速行駛有關,案例包括大貨車與機車碰撞、機車追撞停車小貨車,以及機車與小客車自撞失控等情形。

竹縣府呼籲民眾牢記「慢、看、停」:行經路口「慢」速減速、「看」清周遭人車、「停」下優先禮讓行人,避免因視線死角或人為疏失釀成憾事;同時提醒用路人上路前應確保精神狀態良好,不勉強駕駛,並專心行車,避免滑手機等分心行為,共同守護交通安全。

同時也提醒長者在穿越斑馬線時,一定要左看右看,再通過,尤其不可一變綠燈就立馬通行,以防被搶紅燈的駕駛者撞上;此外,若綠燈秒數不足時,建議等下一次綠燈再通行。而在等紅綠燈時,人不要站在斑馬線上,而應站在人行道,因為除了危險外,更造成駕駛者未禮讓行人而受罰。

根據交通部道安資訊平台統計,今年一至六月月高齡者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整體百分之四十二點,受傷人數占百分之十四點九,顯示長者用路風險遠高於其他年齡層。由於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常伴隨反應力減慢、視聽能力下降,遇突發狀況時較難即時應變,加上身體相對脆弱,事故發生後更易造成重傷或死亡,凸顯高齡交通安全宣導與教育的急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