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口簧琴論壇聯大會議中心登場

 

苗栗縣政府主辦的「共振·脈動-二0二五 國際口簧琴論壇─lubuw na hma‘uy舌尖上的口簧琴」二十六日在國立聯合大學國際會議中心隆重登場。(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主辦的「共振‧脈動-二0二五國際口簧琴論壇-lubuw na hma‘uy舌尖上的口簧琴」二十六日在國立聯合大學國際會議中心隆重登場,感受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力量,聽到苗栗最美的聲音,也希望藉此次的論壇,讓口簧琴的聲音持續在世界各地迴響,同時能深入到原住民部落的每個角落。

縣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指出,口簧琴是全球最古老且分布最廣的樂器之一,橫跨亞洲、歐洲、大洋洲與美洲,尤其以苗栗縣泰雅族為保存、傳承口簧琴器樂最久的族群,希望藉舉辦此次的國際口簧琴論壇- lubuw na hma‘uy舌尖上的口簧琴,讓苗栗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新起點。

這次論壇以「共振·脈動」為主題,象徵文化交會的力量與人類文明的延續,邀請台灣、印尼峇里島、印尼爪哇、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美國等六個國家的三十四學者專家、文化工作者、技藝傳承者透過演奏、對話、研究與傳承,共同探討口簧琴在當代社會中的角色及如何持續發揮它的力量。

二十六日論壇,現場邀請由泰興國小和汶水國小百位學生同時演奏口簧琴為論壇開場,泰雅族部落長老也依傳統儀式祈福,並為花蓮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不性罹難的同胞默哀。來自國際與台灣在地的演奏者、文化工作者、學者及青年齊聚一堂,以百件口簧琴同時響起的壯觀場面,傳遞跨越國界的共鳴與文化的力量,象徵人類共同的聲音與心跳。

此次論壇規劃四大主題,包括「文化記憶與族群認同」、「工藝技藝與儀式實踐」、「當代表演與跨界創作」及「保存、共學與未來網絡」,就口簧琴於文化傳承及當代表現之多重價值進行探討並促進跨文化合作之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