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休閒〉墾丁森林遊樂區 熱帶奇幻樂園


文、圖/記者趙家麟

仙洞長一三七公尺,洞內各種景像皆為鐘乳石凝結而成,在燈光掩映中宛如墮入幻化的世界。

墾丁半島熱帶雨林環境,生態豐富。距離墾丁大街約僅十分鐘程的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是台灣第二座國家森林遊樂區,擁有發達的高位珊瑚礁森林與季風雨林,這個奇幻森林,絕對能讓喜愛探險的人大飽眼福!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原本是許多石珊瑚蟲、石灰藻類、有孔蟲及貝殼聚生的海洋花園,因為五十萬年前地球的板塊運動,成為了一種特殊的森林生態系─高位珊瑚礁林,兼具豐富生態、季風雨林、石灰岩地形,為遊客提供了不一樣的墾丁遊憩選擇。

一九0六年,日本人在該處成立「恆春熱帶植物園」,日治期間引進熱帶植物計五一三種,二戰後,繼續由省林業試驗所恆春分所經營,稱為「墾丁熱帶植物園」。民國五十七年林務局在學術研究與育樂兼顧下整建為一極具南國風味的風景區,成立「墾丁森林遊樂區」。

「一線天」的景觀因珊瑚礁岩崩裂所造成。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海拔約二百至三百公尺,面積共四百卅五公頃,目前已開發七十六公頃。園區現有植物千餘種,其中,外來引進者三二五種,仙人掌則有七十餘種。

另外,在墾丁的海岸林邊還有許多重要的野生植物,例如素有「墾丁之花」封號的棋盤腳,就是台灣瀕臨絕種植物之一,生長在南台灣海岸,果實外型有如肉粽、又像古代棋盤的腳,其花朵只在夜間開放,天一亮即凋謝,非常珍貴。

園區常見成群台灣獼猴與赤腹松鼠,幸運的遊客還 能一睹梅花鹿與食蟹檬的芳蹤。時序入秋,近期最有看頭的莫過於秋冬來訪的候鳥了,森林底層則住著台灣特有的黃灰澤蟹與班卡拉蝸牛等小嬌客。

白榕又名白肉榕,由於樹幹與氣生根都呈灰白色而得名,喜愛生長在濕潤天然林內,尤以墾丁地區為著。
垂榕谷有巨大白榕氣根自谷壁懸垂而下,蔚為奇觀。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地質資源,全區遍布隆起珊瑚礁岩;其係由海生動物珊瑚蟲之骨骼以及貝類遺骸、海藻等沉積而成,海洋地質學家判斷該區在若干萬年前應屬海底無疑。

全區擁有發達的高位珊瑚礁森林與季風雨林,遍布玲瓏怪異的珊瑚礁岩,奇異天成,林相及風景均極優美,區內標示的景點,就有緊嵌礁岩上的大茄苳、板根發達的銀葉樹、氣根無數的白榕、垂榕谷等。

園區內的石灰岩地形,除了一線天、棲猿崖、第一峽,仙洞、銀龍洞、石筍寶穴等溶洞,可以看見鐘乳石、石筍等地質寶藏。觀海樓可以居高臨下,俯看整個墾丁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