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回十點五公里,約需要花六至八小時完成的花蓮八里灣山,是台灣小百岳的大魔王,原名叫貓公山,又名貓公富士山,是當地阿美族的聖山,山頂祭祀著來自大港口、太巴塱、奇美、馬太鞍等部落的祖靈,每年阿美族均會上山朝拜,而挑戰小百岳者,總是在最後階段累積體力了,才敢前進。
八里灣山位在花蓮縣豐濱鄉與瑞穗鄉的交界,是海岸山脈北段的最高峰,亦是獨聳於海岸山脈北段,視野相當好,可東望碧波萬頃的太平洋,南北遠見磯崎、新社、石梯坪、三仙台,往西可跨越海岸山脈遠及知亞干溪迄至舞鶴、奇美、瑞穗、玉里景觀,居高臨下,不論觀山、看海、望雲、攬風皆是好所在。

要上八里灣山沒有三兩三是難以登頂,原登山路徑幾盡荒蕪,相關單位另闢步道,新的步道在雨後總是泥濘不堪,所以在枯水期的秋、冬時節比較適合前往,由八里灣分校停好車,得先越過八里灣溪(貓公溪)到對岸的溪邊小路就是登山口。
生態豐富 路途陡峭
雖是小百岳的大魔王,但沿線動植物生態豐富,可偶遇山豬、獼猴、山羌、赤尾青竹絲、穿山甲及各種鳥類、昆蟲蹤跡,植物則有老榕及藤蔓,若正值華八仙、杜鵑花、月桃花盛開時,山徑更是美不勝收,四季各有美景,而慢行其間可感受早期先民篳路藍縷逢山開路的精神,更是一條豐盛的生態饗宴。

即將完成小百岳的山友蔡清喜表示,先前走了許許多多的小百岳,一個縣市一個縣市去完攻,但來到花蓮,細數著花蓮有立霧山、初音山、鯉魚山、月眉山、八里灣山、萬人山等六座,原本打算利用週末假日兩天先爬五座,之後再擇期來單挑最難的八里灣山,巧遇兩名山友,因機車行老闆不願意租借機車給她們騎來回二百公里去登山,在善念下,蔡清喜就載著她們一同前往八里灣分校,這也讓蔡清喜一口氣完成了花蓮六座小百岳,還見識到八里灣山的美。
蔡清喜說,車行至八里灣分校時,就有三隻黑犬迎賓,更一路跟隨著他們上到三角點,彷彿這座山就是由牠們守護著,一路上有犬帶路也安心許多,且山區內動植物生態豐富,溪流、瀑布密布,老榕和藤蔓處處可見,沿路也相當陡峭,要歷經八個小溪,真的很挑戰,單趟距離五點二公里,海拔由六十四米一路攀升至九百廿四米,高度落差達八百六十米,花了四小時才攻頂。
上抵稜線後路徑較平緩,全都種植了九芎樹林,接著來到長滿野草的荒田,路徑難尋,若續行不久右側看到竹林,那就走對路了,過乾溪會陡上,得小心走,一路上總有交錯數條小溪澗,過了一個峰頂後,就可看到八里灣山了,再下切經小溪澗至叉路口,會有獵人休息平台,看到木製指標叉路─往舊部落700m或往發源地1200m,就要直上,上稜線後,看到石塊路段就快要登頂了,到三角點草都比人高,原本可展望太平洋的,但草高視野不佳,不過,來到三角點所有的辛苦也值得了,可說是趟難忘的登山之旅。
文、圖/記者張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