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水引流 災區維持紅色警戒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罹難頭七法會」三十日於瑞穗鄉生命紀念園區舉行。(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九月卅日統計,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共釀十八死、六失聯、一二五傷,災區仍維持紅色警戒,因部分管末與高地用戶水壓恐不足,已備妥二十七處供水站和抗旱井取水因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專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傍晚進行第二十三次工作會報暨情資研判會議。指揮官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指出,堰塞湖蓄水量略降為五百九十五萬立方公尺,湖水少量持續從溢流口正常流出,壩體狀況大致穩定。

農業部林保署分署長黃群策表示,昨早上派員以無人機監測,初判壩體與水流都沒有異狀,但因下游土砂淤積嚴重,仍需要時間積極防堵及導流,因此仍維持紅色警戒。他表示,若二十四小時內累計雨量超過一百公釐或河道水位異常,將發布海嘯警報。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林元鵬表示,目前已完成溪水改道,將河水引導到深水槽,為提升河道穩定性,已調派怪手提升堤防安全性,預計中秋連假前可完成作業。國防部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副指揮官賴政豐指出,十月一日會再增派兵力,投力兵力達三千人。

為維護災區衛生及醫療照護,衛福部安排一日起全面施打流感疫苗,光復鄉居民可持身分證,到各衛生所和醫療院所施打疫苗。此外,疫苗施打對象涵蓋救災志工、國軍等所有工作人員。

花蓮縣府昨也為不幸罹難的鄉親舉辦頭七法會,縣長徐榛蔚陪伴罹難者家屬一同誦經助念,祈願親人心靈獲得撫慰。針對有部分亡者家屬指稱沒接獲通知,花蓮縣政府表示,縣府深刻理解家屬面對喪慟的悲痛心情,有關除代表家屬外親友通知事宜,縣府虛心接受指教,將持續檢討,力求更加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