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古蹟3D數位化影像展登場

文化部文資局推出「byPOINTS:逐路,讓未來遇見現在」3D措描數位化影像展,透過點點逐跡,讓未來遇見現在。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讓古蹟更貼近生活,文化部文資局推動國定古蹟3D掃描數位化計畫,至今完成七十一處古蹟、累積超過三點二億個點雲數據。文資局副局長林尚瑛表示,以科技手法記錄當下並發展文創內容,讓年輕世代對文資不再感到遙遠,能更認識並透過互動,成為生活一部分。

文化部文資局推出「byPOINTS:逐路,讓未來遇見現在」3D措描數位化影像展,透過點點逐跡,讓未來遇見現在。(記者林雪娟攝)

文資局三十日起於台南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舉辦「byPOINTS:逐路,讓未來遇見現在」3D掃描數位化影像展,從海角砲台、孤島燈塔、百年法院到廟宇藻井,建立台灣文化資產數位座標,為未來保留回應文資依據,讓下一代得以「遇見現在」。

展覽以「點雲」技術為核心,將雷射掃描程轉化為可感知旅程。在「POINT」展區,讓觀眾認識「點」的世界,在「POSITION」展區,觀眾身影會被捕捉,並在螢幕上即時轉化為座標系上的一個點,在產生連線,讓觀眾感受方向與關係。最後在「PROCESS」區,觀眾可親自在柱體上「貼點」,認識如何從點拚湊出建築輪廓。

展場中央的「PRACTICE」區,展示文資局十多年來的掃描成果,精選澎湖西嶼東台、基隆彭佳嶼燈塔、台南地方法院與鹿港天后宮四個代表性案例,橫跨海防、航海、司法與信仰,形成一張點亮台灣的文化座標系。「PRESERVATION」展區,展現國內外3D掃描技術應用案例,讓大家了解點雲不只是數據,而是關鍵時刻最珍貴依憑。

展覽同步推出限量國定古蹟像素藝術卡,以像素化古蹟圖,搭配點雲資訊,每一張卡片都像是一個文化座標,讓所有人能拚湊出屬於台灣的文化地圖。展期將舉辦講座、工作坊,詳洽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