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拜AMWC醫美盛會聚焦注射安全 皮膚科醫師王正坤籲台灣正視玻尿酸解藥缺口

AMWC會議分享案例照片,顯示注射玻尿酸併發血管阻塞後,患者鼻尖皮膚出現變黑與潰爛的過程 (圖/藝群皮膚科提供)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全球美容醫學盛會「世界美容醫學大會(AMWC)」一日至三在杜拜舉行,吸引來自歐美及亞洲數千名專業醫師參與,聚焦於注射除皺安全與併發症防治議題。台灣藝群醫學美容集團董事長、台灣美容醫療促進協會理事長王正坤醫師也受邀出席。

王正坤提醒醫界注射玻尿酸及其他填充物時,鼻尖、法令紋與嘴唇是三大高風險區域,若發生血管栓塞,可能導致皮膚壞死、化膿潰爛,甚至引發失明。會議中,多位醫師分享血管栓塞案例,部分患者在注射後皮膚快速壞死,經過三個月以上治療才會逐步癒合。

王正坤表示,填充物若阻塞血管,患者常出現皮膚缺血、變黑與壞死,處置若不及時將造成不可逆傷害。他建議醫師應熟悉臉部解剖結構,採取低壓、小量注射,並密切觀察疼痛與顏色改變等早期警訊,以降低風險。他強調:「醫美並非單純追求美觀,安全與風險控制才是醫師的首要責任。」

王正坤指出,面對此類併發症,玻尿酸降解酶(hyaluronidase)是國際醫美實務中公認的關鍵解藥,能快速分解誤入血管的玻尿酸並恢復血流,對病患急救至關重要。

然而,台灣目前玻尿酸降解酶供應不足,僅能依靠政府每隔兩至三年委託皮膚科醫學會進行專案採購,數量有限、間隔過長,難以因應臨床突發狀況。王正坤直言,台灣制度設計存在缺口,恐造成醫師「有病患卻無藥可救」的窘境。他建議,政府應要求玻尿酸代理商在進口時,同步引進一定比例的玻尿酸降解酶,確保急救資源不虞匱乏。他強調:「這不僅是產業與政府的責任,更是病患安全的基本保障。」

王正坤不僅是皮膚專科醫師,同時具備企管博士學位,長期投身醫學美容臨床與學術教育。他在大學與研究所授課超過二十年,涵蓋品牌管理、供應鏈管理及醫美相關課程,並在教學與研究中持續強調「安全優先」的理念。

多年來,他積極推動注射安全教育,透過國際會議與國內專業場合分享臨床經驗,期望醫美產業在追求美學效果的同時,也能落實風險控管與患者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