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攜手社團法人竹安公益慈善服務協會、仕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及多個民間團體,舉辦「一一四年新竹縣遊民同歡共度中秋關懷活動」,讓遊民朋友在佳節感受社會支持。
社會處表示,除提供義剪服務、應景物資與紅包每人五百元,另經社工長期服務評估有生活重建需求的遊民,特別發放中秋慰問金每人五千元,幫助他們逐步重建生活、邁向自立。
社會處長陳欣怡表示,透過社工陪伴與各界資源的投入,展現了制度支持與社會資源的力量,並結合個案自身努力,三者相互交織,為遊民朋友開啟嶄新的改變契機。中秋慰問金不只是節慶禮金,更是實質支持,讓不同處境的遊民在生活挑戰中獲得幫助,也逐步踏上重返社會的道路。
遊民中心的文卿來自家庭資源薄弱、生活脆弱背景,雙親過世後與手足疏離,生活與就業受阻。文卿因認知功能不足,多次找工作失敗,幾乎被就業市場排除,在中心社工協助下取得身心障礙福利身分,將媒合合適工作,逐步建立自我價值與生活方向。
此外,長期受精神疾病困擾的子軒,在社工鼓勵與協助下自主就醫,出院後入住精神康復之家復健,生活仍需添購用品,中秋慰問金提供支持,象徵社會對勇敢面對困境者的肯定。
社會處指出,外界常質疑遊民不工作或不接受安置,但每個人成長背景與處境不同,多數涉及複雜社會因素,生活重建困難重重,就業面臨市場歧視、低薪長工時、培訓不足以及醫療資源不足。透過改善作息、練習人際互動與職場適應,今年七月中心社工帶領遊民參加就業博覽會,累積面試經驗與自我肯定,也發現企業提供合適職缺的空間逐漸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