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美濃大峽谷 內政部祭3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高雄美濃大峽谷案引發關注,內政部八日指出,為根本解決營建剩餘土石方去化問題,內政部、環境部、法務部合作,持續強化全流向監控與最終去化容量擴充,藉源頭管理、流向監控與最終去處三面向著手,確保土石方都能合法處理。

內政部表示,目前運用重大區段徵收、填海造陸及填埋型土資場等多元管道外,並盤點全國可供利用的公有土地資源,提供二千三百二十一處國有地及八十處大型整體開發區資訊,協助地方政府增設公有土資場與土石方調度中心,以提升在地收容與調度能量。

內政部說,針對營建工地、土資場及最終去化地點,將全面導入電子聯單申報制度,並要求每輛清運車輛安裝GPS,後續藉電子聯單APP,即可即時掌握清運車輛從出場、進場到稽查單位路邊攔檢的動態資訊,防杜不肖業者偽造紙本聯單等違法狀況。

內政部說明,目前全國規劃投入去化作業項目,包含四處重大區段徵收計畫,如桃園航空城、台北社子島、高鐵屏東車站特定區、嘉義縣擴大縣治開發區;另外,有六處商港及工業區填海造陸工程,包括台北港、台中港、高雄港及後續彰濱工業區等;以及七處填埋型土資場,位於基隆市、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及雲林縣等地。預估總去化量能超過一億五千一百一十萬方,可有效容納各地公共工程與建設開發所產生的營建剩餘土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