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行氣活血化瘀 預防經濟艙症候群

■陳俊銘

「經濟艙症候群」概念由symington及stack於1977年提出,1988年cvuickshank等運用於病人身上。主要是由於旅行者長時間坐著不動,腿部深處的靜脈容易形成血塊而引起深層靜脈血栓,這種靜脈血栓會在病人突然起立或走路時順著血液跑到肺部,堵住肺的血管引起肺栓塞。

最初,深層靜脈血栓因為常常發生在飛機經濟艙級的旅客身上,而被冠以經濟艙症候群之名,這種情況也會發生在搭火車或坐長途轎車的乘客身上,當車程長達4小時以上,就容易出現深層靜脈血栓,故又稱「旅行者血栓」,經濟艙因為座位狹小,再加上飛行期間不斷吸入重新過濾的乾燥空氣,使得血液變得濃稠,因此比較容易產生血栓,嚴重者引起呼吸困難,甚至造成中風或死亡。

常見危險因子如下:

1.低危險因子:包括40歲以上,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3日內接受手術如內視鏡、皮膚科、眼科手術。

2.中度危險因子:下肢靜脈瘤、口服避孕藥、產後。

3.高度危險因子:包括急性肺動脈栓塞病史或家族史、先天性血栓形成體質。

另外,有下列情況的人也是好發族群:包括1.有血栓病史的人。2.凝血功能異常的病人。3.下肢血管內壁曾經受傷的病人。4.孕婦或剛生產後、長期口服避孕藥的人。5.最近接受足部手術或足部骨折的人。6.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的病人。7.肥胖者。8.吸菸者。

中醫針對經濟艙症候群的預防,著重在行氣活血化瘀,搭飛機前2-3週,可開始調以改善循環中藥,幫助行氣活血化瘀,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常用方如:補陽還五湯、桃紅四物湯、丹七散、通竅活血湯等,加減牛膝、丹參、赤芍、川七、銀杏、地龍、雞血藤、川芎等,有助於預防經濟艙症候群形成。

配合針灸治療,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增強療效。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