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自民黨日前舉行總裁補選,積極佈局多年的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三度參選終於如願以償,很大機率在本月十五日的臨時國會正式接替石破茂,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首相。右翼色彩極濃、長年遵循安倍晉三路線的高市早苗,能否開創新局,抑或是被日本保守社會與黨內派閥掣肘而淪為「東方特拉斯」,勢將牽動東亞地緣政治變化。
高市早苗面臨內外交迫的層層關卡,根本沒有蜜月期。自民黨雖是日本國會最大黨,但並未過半,因此必須擴大執政聯盟基礎、爭取在野黨支持。不過,由於自民黨的權力結構仍存在著「大老支配」習性,也是近年來被選民唾棄的最大原因,被視為政壇孤鳥的她能否掌握此契機,挾民意重新翻轉自民黨的派閥政治,將是高市內閣能否走得遠的觀察重點。
至於外部挑戰更是千頭萬緒,對毫無涉外經驗的她來說,更是一大挑戰。若高市順利當選首相,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外交出訪,從出席東協會議、接待川普來訪到南韓APEC峰會等,更別說能否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都考驗著她如何在美日關係的基礎上,展現處理美陸強權競爭與印太區域安全等議題的能力,並進一步穩定日本與中國大陸、甚至與南韓的雙邊關係。
由於歷史糾葛與二戰陰影的影響,高市早苗的右翼史觀將是她處理日陸與日韓關係的絆腳石,無論是中國大陸或南韓都抱持謹慎態度,學者也普遍認為高市內閣將面臨不小的試煉。
她雖有意藉由APEC非正式領袖峰會與習近平和李在明碰面,但倘若東京短時間內無法與北京獲致默契,中共最高領導人極可能迴避與高市舉行雙邊會晤,藉此提醒、甚至警告。必須指出,高市早苗是否調整過去對中共的強硬態度,將會是她外交成敗的關鍵。
現在的印太地區現況與安倍在位時大不相同,高市想推美日共同圍堵中國大陸的安保政策,恐面臨來自盟友的不小壓力。自川普上任後,即大幅度調整美國的印太政策,不再拉攏盟友對抗中共、而是主打關稅戰,非但讓習近平找到緩解壓力的出口,連盟友都難適從如此巨大轉變。
環顧亞洲各國,只有民進黨喜形望外,認為高市的「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論調將提升台灣安全。她剛任命幾位親台派出任自民黨要職,確實對台日關係是好消息。然而,如果就此認為台灣可以順風順水,恐怕過於樂觀。
川普的印太政策至今仍難窺探,不過務實派已逐漸取代鷹派。國務卿盧比歐雖長年友台,但目前主要負責西半球事務,對陸話語權似乎比不上負責關稅談判的財政部長貝森特,這對欲與川普政府打交道的亞洲國家來說,能否延續傳統的「親美路線」恐怕是一大難題。
高市早苗主打安全和經濟兩張牌等於延續安倍晉三的政治遺產,將是她能穩固政權的資本。然而,由於當前國際環境迥異,過去專注於內政議題的新首相恐將面臨不小的內外壓力,高市內閣的真正艱難考驗才要開始。
屆時,她能成為心所嚮往的柴契爾或淪為倉促下台的特拉斯,民進黨僅能謹慎以對,不容對其友台立場過於樂觀,畢竟各自國家利益才是最重要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