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53歲潘姓婦人罹患惡性平滑肌肉瘤,且已深度侵襲肝臟與心臟血管。北榮外科部同時完成取出肝臟清理腫瘤再植入,與右心室血管切除等高難度手術。潘女術後一度心臟衰竭,在加護病房護理照顧下,目前復原情況良好。
北榮外科部主任許瀚水指出,依據文獻記載,如此複雜的手術全球之前僅有1例報告。移植外科主治醫師劉君恕指出,潘女去年6月健檢發現肝心部位長了惡性平滑肌肉瘤,盤根錯節緊緊扼住肝靜脈與下腔靜脈直抵心臟,傳統的化學與放射治療僅能苟延殘喘,唯有手術才能一勞永逸;但腫瘤的險惡位置,讓眾多醫學中心紛紛搖頭,經36次放射線治與4次化療,腫瘤都未減小 。
潘女3月轉至北榮,院方結合移植、心臟血管、重建整型、麻醉及護理等外科團隊,將肝臟從體內完整取出,在體外進行精準的腫瘤切除與肝靜脈重建;心臟外科團隊同時啟動體外心肺循環,切除位於下腔靜脈及右心房的腫瘤,並重建下腔靜脈。最後再將腫瘤切除且血管重建後肝臟重新歸位,手術一共進行14個小時。
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陳沂名指出,手術中打開腹部後發現,潘女右心室血管腫瘤位置非常高,臨時決定鋸開胸骨進行大開胸手術,最後由整型外科重建血管,將肝臟與心臟復位。
北榮副院長曾令民指出,這項手術前幾乎無法預期成功率,每一個步驟都容不得絲毫差池,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可能讓患者生命熄滅。在跨科醫師全力合作下完成手術,且加護病房護理人員提供術後照顧,營養師也提出營養規畫,最後讓潘女成功出院。
北榮指出,公布案例不是為了強調手術需要多麼堅強的外科與麻醉團隊,更重要的是希望向可能面臨類似困境的病患及醫師傳遞堅定信念,「北榮有一群醫護人員願意挑戰極限,只要患者不放棄,堅持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