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二十五日表示,一一四年度補助七個團體,推動原住民族部落服務學習、傳統樂舞、族語學習等活動。藉由引入民間力量,讓原住民族文化持續發光發熱,受惠學童達四百二十人次。教育部指出,將持續受理民間團體申請,長期關懷在地原民文化。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的族人們自主成立TAMORAK阿美語共學園,推廣全母語的學習環境,包含文化、歷史及藝術的田野調查等。以全阿美語實驗共學的方式舉辦各式課程,努力讓孩子從小就能熟悉這個已被聯合國列為瀕危的語言,並從中深化各種文化教育。
社團法人中華愛悅公益慈善發展協會推動「莿桐部落傳統原民音樂與文化研習班計畫」,引領學童深入認識民族音樂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價值。透過系統化的教學,幫助學童掌握演奏技巧,提升音樂的感知與表達能力,並激發孩子們對族群文化的認同與自豪。
教育部提到,在地耕耘的民間團體充滿創意與熱忱,是協助推動原住民族教育中重要的推動力量,不論是在偏鄉區域或是在都市區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將持續支持民間團體推動包括原住民族文化在內的教育活動,共同促進原住民文化永續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