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為天,吃喝是人一天最大的事,在手搖飲盛行時代,幾乎人手一杯,不過你知道茶是如何製作生成?來一趟茶園農遊,當個採茶姑娘或公子,除欣賞田園風光,還可體驗採茶和手作;有喝當然得有吃,位於關山的米國學校,可以學習米知識,農村樂外,更能一起支持台灣農業。

位於台東鹿野佳芳早年種茶起家,十年前受到茶葉開放進口衝擊,銷量銳減,開始轉型,除發展有機,還規劃體驗區,讓遊客可以體驗採茶、觀察茶葉生態,並不斷推陳出新,除打綠茶汁、調製茶飲,還可烘焙茶葉蛋捲等,讓親子都可優遊茶鄉。

漫步茶園 盡享清新空氣
來到茶園,會先介紹茶相關知識,換上斗笠、袖套、茶簍,裝扮成採茶女和採茶郎,漫步在寬廣的茶園,在群山環繞的清新空氣中,依循「一心二葉」採法,放在大篩子上,此時更能體會每口好茶得來不易。體驗結束,當然就是好好犒賞自己,採下的茶葉清洗後,以果汁機打成綠茶汁,加入梅子、蜂蜜微調,便是好喝又解渴的養生飲品;小朋友不能喝茶,沒關係,在麵粉裡加入綠茶汁和渣、紅烏龍茶,加入蛋白、奶油等,和成麵糊,就可DIY蛋捲,依照步驟塗上麵糊,加熱微硬後,隨著棍子捲起,只要掌握訣竅,也可成為蛋捲好手,現場香味四溢,邊做邊吃更美味,活動老少咸宜,結束後,老闆會泡不同種類的茶和你共嘗,認識更多茶葉知識,喜歡的話,還可購買當成伴手禮。茶園結合休閒和觀光,從傳統製茶到觀光旅遊,原來,茶園也可以如此好玩!

好山好水 種出優質稻米
花東水質好、土質佳,是台灣重要米倉,關山米國學校原是鎮上的老碾米廠,有鑑於現代人愈來愈少吃米,如今搖身一變,穀倉成為推展米農業主題旅遊景點。想要深入了解稻米文化,可參與導覽、體驗活動,包括稻米文化導覽、碾米體驗,甚至還可米食DIY。經由詳細介紹,可了解稻米從插秧到碾米,到最後一碗飯的過程,現場也擺設許多米在各時期的樣子,如稻穀、米糠、米粒及各種米的種類,如糙米、胚芽米、白米等,讓大小朋友可以伸手觸摸。現場也有各種小稻米的大知識,還有各種跟米有關的歌曲,現場當然還有造景,方便民眾打卡拍照。另外還有稻米文物展示區,展示各種製米機具、互動裝置與童趣圖畫彩繪,讓民眾上一堂寓教於樂的「稻米課」。

碗公飯 米粒飽滿好滿足
參觀後,飢腸轆轆,到食堂來一碗「碗公飯」,可別小看這碗飯,可是在全國賽中得獎,米粒飽滿帶黏性、顆顆分明,透過廚娘好手藝,隨即呼嚕呼嚕扒完,滿口芳香,讓人心滿意足!吃飽喝足,可到米國福利社、伴手禮商店逛逛,帶上幾包米或米類製品等農產品,一起支持台灣農業!
米國學校就位在稻田旁,目前除有穀倉咖啡館、體驗廚房,未來還計畫將部分穀倉改為住房,可以在關山LONG STAY,享受風光無限的田野恬適時光。
(文圖∕記者林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