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市場處推出「市場古早味指南」 彙聚攤商美食好味道

南市市場處推出「市場古早味指南」,彙聚二十一處市場四十九家特色攤商美食好味道。(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台南傳統市場承載世代生活記憶與古早好滋味,南市市場處推出「市場古早味指南」,精選二十一處市場、四十九家特色攤商,帶領民眾重溫記憶中的美食好味道,鼓勵到傳統市場朝聖,感受古早味和人情味。

市場的古早味好味道,透過「市場古早味指南」,可以按圖索驥尋找去。(記者陳佳伶攝)

經發局指出,市府持續推動「健康飲食、文化保存與市場活化」,希望傳統市場不僅是採買日常食材的場所,更成為世代連結與社區情感的核心。
市場處推出「市場古早味指南」,讓民眾走進市場時以好用的美食指南,從一碗清涼的粉粿愛玉冰、一份軟糯的碗粿或一塊手工餅中,感受台南獨有的庶民美食文化,透過共享美食、回味的過程,重新連結家庭情感與在地生活的溫度,並將市場的文化價值與古早味傳承給更多年輕世代。

經發局長張婷媛表示,市場提供日常採買,更承載台南人生活的歷史記憶與小吃文化的精髓;隨著時代變遷,年輕世代飲食習慣或有不同,古早味可跨越年齡界線,引起共鳴,透過「市場古早味指南」,希望更多年輕朋友能陪伴長輩一起逛市場,品味經典美食,為市場注入新活力。

市場處經營一科長吳谷玲表示,這次推出的「市場古早味指南」收錄許多值得一再回味的攤位,山上公有零售市場的「蘇小兵手作粉漿蛋餅」,傳承卅多年,以健康食材吃出蛋餅的好味道;中西區復興公有零售市場的「一竜手工布丁」,以為家人準備點心的心情用心製作手工布丁和飲品;麻豆第三市場的「李爽碗粿」,傳承近一甲子,用料實在,一口咬下可感受厚實感。

此外,還有新化公有零售市場的「金花點心攤」、西港公有零售市場的「雄虱目魚粥」與「福伯冰店」、菁寮公有零售市場的「和興冰菓部」、文華公有零售市場的「琥記香菇肉羹」、永康公有零售市場的「李家素食」、西門公有零售市場的「百珍麵包」等,都是在地人推薦的特色美食,邀請民眾帶著家人走訪市場、按圖索驥,品味古早味,感受市場最溫暖的人情與風味;完整市場古早味指南資訊,可上台南市市場巡禮粉絲專頁、台南市市場處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