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火舞藝術節閉幕,位於防風林區,結合森林與海洋地景的裝置藝術《光與海的相遇》,以可愛討喜造型,成為觀眾爭相合影的島上新風景。
作品為文化局推動的「島嶼藝術即景創作計畫」成果之一,獲海洋委員會「一一四年度海洋文化領航計畫」支持,邀請長期關注自然與人文議題的禹禹藝術工作室操刀,以海洋汙染為背景,構築一段島嶼寓言:受傷的古老神獸「波波」,與象徵希望與純真的孩童「小光」,相遇於防風林間,喚起人們對環境省思與關懷。
《光與海的相遇》以立體雕塑結合光影設計,隨日夜變化,展現不同景致。夜幕低垂時,光線在林間閃爍流動,如潮水拍岸,營造出奇幻又充滿生命力氛圍,漫步林中,彷彿踏入一場「與海相遇、與光共舞」沉浸旅程。

文化局表示,作品不僅展現藝術創作美學能量,更是環境教育與文化傳承實踐。為深化海洋教育理念,與億載國小漁光分校合作舉辦延伸教育工作坊,學童在藝術家帶領下化身小藝術家,透過故事導讀、戲劇互動與創作體驗,探索海洋生態議題,並將作品融入神獸「波波」造型,象徵新世代守護海洋純真力量。
十一月一日下午將推出「光浪島﹡漁光島小旅行」活動,帶領民眾走訪《光與海的相遇》藝術裝置、漫步月牙灣海岸線與潮間帶生態區,從藝術、美景到環境教育,體驗漁光島如何在創作與自然之間蛻變。
《光與海的相遇》現已常設於漁光森林中,白天映照陽光、夜晚流轉光影,展現自然與藝術交融的魅力。未來將持續串聯學校、社區與藝術團隊,推動以「海洋文化教育」為核心行動,讓藝術融入日常,從感動出發、以行動守護臺灣藍色寶藏。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