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醫複合手術室導入電腦導航 脊椎矯正精準更安全

成大醫院脊椎外科主任林政立介紹院內全新啟用的「智能複合式手術室」,整合高階影像導引與微創治療技術,為高風險脊椎手術打造更安全、高效的手術環境。(記者林怡孜攝)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持續推動智慧醫療,打造具備即時影像導引與多專科協作能力的「智能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R)」。該手術室近期已成功應用於多例高難度脊椎畸形矯正手術,由骨科部脊椎外科主任林政立及團隊帶領下,手術精準度、安全性及術後復原表現皆顯著提升,為脊椎手術臨床治療邁向新的里程碑。

林政立醫師指出,脊椎側彎與畸形矯正手術屬高風險、高精準度醫療,傳統手術多依賴醫師經驗與術前影像判讀,一旦器械或螺釘定位偏差,可能造成神經損傷。成大醫院複合式手術室整合可移動式術中電腦斷層掃描、脊椎導航系統與神經監測三項即時技術,可讓醫師在手術過程中直接確認螺釘位置、脊椎軸線與神經狀況,確保每一步皆在安全範圍內。

近期多位嚴重脊椎側彎病童接受手術後,術中影像顯示矯正效果良好,椎弓根螺釘定位精確,術後追蹤皆可正常行走、生活與就學,未出現神經功能併發症,顯示系統整合確實提高了治療成功率與病人生活品質。

林政立醫師指出,透過導航輔助,螺釘放置精準度可提升至九十五–一百%,同時降低重要血管或神經受損風險;此外,術中即時影像可取代反覆X光確認,病人輻射曝露量與手術時間皆得以下降,住院恢復期也相對縮短,整體醫療品質、復原速度與病人滿意度大幅提升。國際研究亦顯示,導航輔助脊椎手術可降低四成以上重大螺釘偏移風險,並減少病人輻射暴露高達九成,與成大團隊臨床成果相符。

成大醫院表示,智能複合式手術室已逐步延伸應用至腦腫瘤切除、清醒開顱、血管重建以及骨盆腫瘤切除等手術領域,未來亦將持續結合AI影像導航、機械手臂輔助與虛擬實境訓練系統,朝更精準、更安全、更智慧的手術環境邁進,為民眾提供與國際同步的高品質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