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一本失去的郵冊


■傅中平

小小一方郵票,方寸之間見乾坤。從中外歷史名人到山川、河流、自然、動物、植物以及重大歷史事件等等,在這一方小小的窗口上均有所體現。郵票可以說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中學時代的我,對這一方鋸齒狀邊緣的郵票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至漸漸迷上了集郵。

集郵是需要經濟投資的,可是,作為一介窮學生的我哪兒有錢去買郵票!那時,明知囊中羞澀,放了學還總喜歡彎到郵局賣郵票的櫃檯前去轉一轉,欣賞那些花花綠綠的郵票。等到新郵發行的時候,望著櫃檯前爭先恐後購買新郵的人們,自己卻沒有錢買,那種心情急得像貓抓似的,又如一個乞丐盯著剛出籠的熱氣騰騰的包子一樣。

那時,早晨去上學經常因為來不及,家長便會給一點零錢讓我自己買早飯吃。我便靈機一動,屢屢將早飯錢「克扣」下來,用來買郵票。當然,這種「克扣」,也讓我飽嘗了饑腸轆轆之苦。除了集郵,我還喜愛讀書,也經常光顧新華書店去買書。花錢的地方多了起來,「克扣」下來的這點早飯錢便顯得捉襟見肘了。為此,我也動起了腦筋。休息日的時候,做完了作業,我便會來到野外拾荒,撿回一些破銅爛鐵賣給收破爛的,這樣,手中的資金便「壯大」了一些。

漸漸地,手中積攢的郵票多了起來。每每打開集郵冊,心中便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歡喜。我喜歡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默默地打開集郵冊,沉浸在郵票的世界裏,獨自欣賞我收藏的這些寶貝。有時候也和喜歡集郵的同學在一起相互交流,除了欣賞各自的郵票外,我們還相互調劑餘缺。因為調劑,經常會為彼此都能集齊一套中少了的那一枚郵票而感到高興。

當然,毋庸諱言,為了集郵我也幹過令人不齒的事情:放學經過人家單位的傳達室,眼見無人便將信件上的郵票撕了下來。這當然是不道德的。

及至高中畢業後,我的收藏有了一定的成果,已經攢下了近千張的中外郵票。有一次單獨去一位女同學家玩,聽說她也喜歡集郵,或許是受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趨使,衝動之下,我竟做出一個至今後悔之極的決定,將我初中和高中辛辛苦苦積攢了五年的郵票全部拱手相送於她,並且美其名曰:我們合在一起集郵吧。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對這位女同學竟然沒有了任何的感覺,當然也不會有合在一起集郵之事了。只是,我也沒好意思再去索回那一本珍愛的郵冊了。哎,郵冊自然是早已失去了,青春也早已不在。惟一難以忘懷的是,年少集郵,不但打開了我的視野,更重要的是,它陪伴了我的少年時光,給了我莫大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