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有意角逐台南市長的前立委陳以信發表第七項市政主張,提出「重現五條港,再造台南文化古城經濟」政見,盼以文化復興結合城市再生,讓台南以歷史為品牌、以文化為引擎,重新啟動城市發展動能。
陳以信指出,三百年前清代時期的五條港(北到南分別為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是當時府城最繁盛的貿易中樞,船隻可從安平入港,穿梭於港道間,商旅雲集,帶動商業與文化蓬勃發展,繁華景象有如「東方威尼斯」。
隨台江內海逐漸淤積,五條港深水道日益淺化,航運功能逐漸喪失,日治時期基於公共衛生,大規模填平或加蓋港道,變成現今市區道路,如今僅能從水仙宮、西羅殿、神農街等處,想像當年水城風華。
陳以信表示,五條港是府城起點,也是台南光華源頭。若能以考古、科技與文創手法重新呈現,不僅能讓歷史重現,更能開啟新文化經濟契機。當上市長,陳以信將成立文史研究團隊,透過地下探測與水文調查,探索西羅殿、海安路、神農街等區,復原部分古港遺構,公私協力開放經營。
陳以信強調,「重現五條港」不只是懷舊復古,而是以歷史為核心、以文化創新為手段,推動結合文化觀光的城市再生計畫,讓古都文化成為新經濟引擎。而構想即是台南400時的「我們從河而來」特展,未來並希望擴及德慶溪、福安坑溪等古河道,形成府城文化水道廊帶,成為城市新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