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灣歷史博物館十一月起,上映兩部全新虛擬實境VR動畫作品—《hongu’ Utux 彩虹》與《重返第一法庭.噍吧哖世紀大審判》,運用沉浸式科技,引領觀眾以第一人稱視角,親身進入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泰雅族部落與司法現場, 以小人物故事審思殖民期歷史。
兩部影片透過對個人生命故事的深刻體驗,面對台灣歷史中關於族群認同、體制衝突與司法正義等複雜議題,經歷史敘事從靜態展示,轉化為高度感官體驗與情感連結的動態對話。
《hongu’ Utux 彩虹》聚焦一九三五年,正值日本殖民台灣舉辦「始政四十周年記念台灣博覽會」,一名泰雅青年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衝擊中,感受內心掙扎與抉擇,以泰雅語配音,讓語言還原至歷史當下,透過語言呈現文化詮釋共時感。
《重返第一法庭噍吧哖世紀大審判》則將場景拉到台灣最大規模武裝抗日事件,噍吧哖事件審判的臨時法院第一法庭(今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第三法庭)。有別於過去大多聚焦在余清芳等人的武裝反抗行動,以事件中真實存在的不同階層人物為原型,透過多重視角,重現審判過程的肅穆氛圍,探討人民在艱困生活與外來政權壓迫下的抗爭緣由;透過VR,觀眾成為歷史現場見證人。
這兩部影片主題各異,卻共同指向殖民體制下,關於個人身分、尊嚴與生存的命題,VR科技成為連結過去與現在橋梁,讓歷史議題不再遙遠,並延伸探討當代原住民議題的教育短片,從歷史帶出當代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