嫗便祕又血便 揪內痔及腸癌

 

大甲李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賴大豊說,一名患者因便秘檢查出大腸癌。
(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一名70多歲婦人,最近上廁所型態改變卻不以為意,不僅出現血便,有時還便祕一整天。日前在家中如廁不順,身體虛弱導致頭暈身體不適,送到醫院急診,醫師抽血驗出血紅素過低,檢查出有腸胃道出血,馬上輸血治療,住院期間進一步詳細檢查,發現有嚴重內痔出血、還罹患大腸癌,胃鏡檢查上消化道也有出血。

大甲李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賴大豊表示,患者送到急診室時血壓偏低,根據家屬轉述,患者到院前兩天,一整天沒大便,還有血便、胃食道逆流、頭暈等症狀,身體愈來愈虛弱,因此安排進一步檢查治療。

賴大豊說,患者住院期間,進行胃鏡、大腸鏡等檢查,檢查出有出血性胃炎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在腸子內也看到至少5公分大小的腫瘤。賴大豊透露,患者雖然多年前有做過腸胃鏡檢查,但是,最近不只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改變,甚至便中有血或黏液,以及長期腹部不適,婦人都沒有放在心上,一直到住院前出血身體虛弱,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腸子內有惡性腫瘤。

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多人不會在意,賴大豊指出,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族群,包括喜歡吃肉、吃燒烤,卻很少吃蔬菜水果的人,或是體重過重、過量吸菸、喝酒,以及曾經有大腸瘜肉、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的族群。民眾在上廁所時,只要出現糞便形狀、顏色、質地異常,排便習慣突然開始腹瀉或便秘,或是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腹部脹氣、絞痛不舒服,症狀只要超過兩個禮拜以上,都該提高警覺到醫院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