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泓霖
如果台泥能吸取國外工安文化,辜成允可能迄今還活得好好的。
台灣號稱寶島,山川壯麗,融合兩岸厚實的文化底蘊,加上擁有最美麗的風景「人」,極適合國人成長、就業、玩樂到終老。但在美麗的外表下,因人為不臧或輕忽,卻也潛伏處處危機,社會安全岌岌可危。
明明花蓮家鄉轉瞬就到,火車開入山洞,一陣天旋地轉,幾十人再也看不到隧道盡頭的曙光;光復鄉以濕地聞名,濕地旁的紅瓦屋原民餐廳炊煙裊裊,引人垂涎,糖廠冰棒更是一絕,但是,區區樺加沙颱風來襲,原本有多年餘裕時間處理的馬太鞍堰塞湖瞬間決堤(一說溢堤),水淹千里。諷刺的是,原先內政部推演的對策之一是「垂直避難法」,看似既專業又有學問,說穿了,就是大水來襲,快往高處爬,這不過是人類最本能反應,居然成了政府應對重要方案,笑死人了!
學生及上班族快樂出門,才搭上中捷,卻天降橫禍,附近興富發工地的吊臂突然墜落,砸中列車,造成一死十五傷,人命竟可斷送在這種荒唐劇情裡,嗚呼哀哉!年輕女生不過等個公車,鄰近大樓冷氣機施工不慎掉落,從此香消玉殞。
地球暖化及極端氣候,原已對人類構成巨大挑戰,加上人為不臧或輕忽,環境愈趨惡劣。上位者得過且過,只要混到安全下莊即是萬幸,至於自己的不做為,未來將對社會安全造成多大傷害,那是繼任者的事,當權者此等賴皮與推卸功力,斯可忍孰不可忍。
中鼎集團董事長余俊彥年初出版「中鼎蛻變學」一書,提到中鼎遠赴中東開疆拓土,工程愈做愈大,煉油及石化工廠管線如麻,鋼構笨重,內容物又極易酸蝕,稍微疏忽,極易釀成工安意外,甚至讓動輒上百億元的工廠爆炸,拖垮母公司。但令同業不敢置信的是,二零一六年,中鼎接受沙烏地阿拉伯頒發「二二三零萬無災害工時損失紀錄獎」,不到五年,中鼎再度締造七七零零萬安全工時的里程碑,等同高峰期約有一萬名工人在現場忙進忙出,井然有序,毫髮無傷,堪稱神鬼傳奇。相形之下,今年啟用的台南文化中心立體停車場,小小工程,竟也曾因鷹架塌陷,導致女工活埋。
ESG(環境、社會及治理)是當今全球頂尖企業追求的標竿,堅持工安零漏洞的中鼎,用事實證明他對社會的良知,中鼎又是如何成就工安零漏洞?
態度決定高度,余俊彥以他同事李民立的小故事為例,闡釋中鼎對工安近乎吹毛求疵的苛求。二十五年前,李民立接到業主杜邦桃園廠主管電話,請他即刻前往,原以為發生什麼大事,卻只是中鼎員工削鉛筆不慎劃傷,也未流血,杜邦主管卻當成可能釀成工安意外的破口,李民立現場也觀察到,杜邦嚴格規定員工上下樓梯,必須緊握扶手,且不得將手插入口袋。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工安無捷徑,唯有謹小慎微,自最微小處做起。台泥如能貫徹類似杜邦、中鼎嚴苛的工安文化,辜成允可能迄今還活得好好的。本報前總主筆顏國炫兄,當初在台北如能緊握扶手下樓,迄今或仍有更多巨作以饗讀者。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