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兩則關於電力供應的新聞,頗值得賴政府反思:十月三十一日路透報導,今年台灣天然氣發電創新高,阻礙亞洲、甚至全球乾淨能源趨勢;輝達在台北設立總部接近塵埃落定,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將打造最具競爭力的AI科技廊帶,而AI是個相當耗電量的產業。就各層面觀察,台灣需要乾淨、穩定的電力供應已無須爭辯,近日台電更確認核二、核三具備重啟條件。賴政府應正面回應民意呼聲,別再瞎折騰了!
台灣供電吃緊,恐怕只剩民進黨還不知道,民進黨政府也一直以燃氣發電助攻「非核家園」,不斷提高燃氣發電比重彌補電力缺口。二0一六年台電發購電結構百分之三十六為燃氣發電,二0二四年已成長至四十七點二,帶來兩大負面效應:其一,燃氣不但溫室氣體排放偏高,還助長甲烷逸出,與全球趨勢背道而馳;其二,三接、四接都引爆破壞海洋生態爭議,燃氣發電到底幫助了台灣的環保?還是反而變成環保殺手?
民進黨失當的「非核家園」政策,不但肥了貪官汙吏,更一點一滴地侵蝕台灣的好山好水。今年六月才爆出高雄市大樹區和山里五十一公頃山坡地為了開發光電案場慘遭「鬼剃頭」;十月又傳出台南烏山頭水庫設置十一點五公頃光電板,引發汙染水質疑慮,甚至翡翠水庫也遭覬覦。
眼見台灣好山好水被光電板攻城掠地,原本反核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直言,「破壞植被、森林的方式產生能源,不應稱為綠能」、「一味地做綠能,對環境會是一場浩劫」。童子賢語重心長,民進黨卻依舊馬耳東風、置若罔聞。
再從台灣經濟前景和電力供應來看,民進黨政府也打著「既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草吃」的務虛如意算盤。在AI大浪潮下,日前《紐約時報》報導,谷歌、微軟等廠商搶建資料中心,加劇十餘國水電供應壓力。不僅是遠在太平洋彼端的美國造成AI供電壓力,台灣本身也是AI供應鏈的關鍵環節,經濟部能源署就打算修法,要求用電量五MW以上大型資料中心與主機代管資料中心,建廠前提出能源使用先期規劃並送主管機關審查,目的就是要提升能效並有效節電。
正因為近年AI產業紅透全世界,電力需求的危機意識也應運而生。根據台電估計,AI科技和應用將帶動工業用電成長,尤其夜尖峰負載激增,帶給台電更大的壓力。更何況,包括台積電在內的晶圓代工產業,就是個相當耗電的產業。由此觀之,台灣更無法承擔缺電的苦果。
但是,民進黨的「非核家園」政策不僅提升燃氣發電比重,也同步拉高空氣汙染,光電、風電更是不穩定的供電來源;甚至,美國總統川普很直白地把風電、光電稱為「世紀大騙局」。民進黨倘若走不出光電、風電的迷思,恐將賠上台灣的經濟前景與民生需求。
事實上,台灣民眾早已覺醒,二0一八年就以公投方式要求「以核養綠」;今年八二三公投,贊成重啟核三的票數比二0二一年贊同核四商轉的票數還多出五十三萬多票。甚至,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更表示,美國準備好協助台灣引進小型核電SMR,也樂意協助台灣解決核廢料儲存問題。近日,台電估計核三最快可在二0二九年重啟,一向標榜民主價值、以美國為馬首是瞻的民進黨,難道還要不惜牴觸民意、不顧專業技術評估繼續裝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