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四草大眾廟為紀念重修落成,敦聘土城「古錐」木雕師傅黃國錐打造一頂身價兩百萬元的雙窗文轎,十一日舉行退魯班啟用科儀,包含煮油除穢、過火、觀八抬,儀式完成後,這頂轎子才能正式上路。
四草大眾廟主委陳世峰表示,去年農曆五月,四草大眾廟委員會發現老文轎些許結構損壞,將其修復後意識到文物保存的重要,因此決議敦聘「古錐」木雕師傅黃國錐承製新神轎,未來將減少老文轎使用。

新神轎以樟木作為雕刻花堵材料,骨架為柚木,兩旁花堵以三十六官將及封神榜戲齣為主題,卷書匾融入西方元素刻有天使,轎頂則是以木雕南極仙翁騎白鶴取代錫製五指山,神轎雕刻精緻、稜線整齊、結構堅固、接合完美,是傳統藝術的精緻工藝。
台灣民間信仰中,大多數的神明在出門時都坐轎子,神轎又有多種形式,依據神明的特性以及任務所需有不同的選擇,但新神轎首發上路之前,有一個不可不做的「退魯班」儀式,罕為人知。四草大眾廟聘請道長為新神轎進行退魯班科儀,包含煮油除穢、過火、觀八抬,道長持天皇尺在神轎四周敲打以除掉五方煞氣,儀式完成後,這頂轎子才能正式上路。

值得一提的是,四草大眾廟將於十二月二十九日舉辦整修落成入火安座,邀請八十多間宮廟共襄盛舉,十二月二十八日在四草里遶境祈福,熱鬧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