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年內櫃量仍將達五千萬TEU水準再創新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港務集團(SIPG)最新統計指出,上海港今年一至十月累計貨櫃量已逾四千六百萬TEU,按目前櫃量水準全年櫃量仍將達五千萬TEU再創高峰。

上海港上(十)月份櫃量為453.5萬TEU,當月適值十一連續假期櫃量較前(九)月的483.3萬TEU續降,及由八月份的502.2萬TEU歷史單月高峰連續兩個月滑落,惟較去(2024)年同月的415.2萬TEU仍增9.2%,累計今年前十個月櫃量已達4607萬TEU,比去年同期年增百分之六點五,按今年以來該港各月櫃量平均水準,可望在去年全年5150萬基礎上持續攀高。

另據上海市交通委、市發展改革委研究本(十一)月初發布《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上海行動計畫》通知,上海當局在港口航運方面提出七大要求,全文包括:一、加強降本提質增效頂層設計。二、完善綜合貨運樞紐佈局建設。三、增強交通物流網路聯通能力。四、加快健全多式聯運運營組織。五、促進物流數位化智慧化轉型。六、提升物流技術裝備綠色化水準。七、完善配套保障體系。相關計劃十七項涵蓋:

-推動建立長江經濟帶多式聯運中心,建立長江經濟帶多式聯運省際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聯合會商制度,建立多式聯運資料、服務和研究分中心,在臨港打造長江經濟帶多式聯運示範基地,推動相關功能在長三角率先開展試點應用。

-提升國際運輸水準與物流競爭能力,支持航空公司加大在滬運能投入,優化貨運航線網路,拓展中轉集拼、異地貨站等功能。支援開展上海市機場間航空貨物駁運試點工作,探索機場與異地貨站之間航空貨物駁運工作模式。支持協調增加中歐班列(含中亞)開行頻次及停靠網站。

-支援多式聯運資訊集成服務發展,支援企業向多式聯運資訊集成服務商發展,實現客戶一站式下單、業務集成化處理、單證資訊自動流轉、貨物資訊全程追溯。

-加快推進物流資訊互聯共用,打造航運貿易數位化公共服務生態,提升航運貿易數位化技術、資料、金融公共服務能級,解決各類資訊系統平臺的資料共用障礙問題。推動跨區域、跨行業的交通運輸、公安交管、鐵路、港口、航空部門開放物流公共資料。推動集運MaaS平臺反覆運算升級,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航運領域數位化服務平臺之一。完善上海航空物流公共資訊平臺“空運通AviPort”,貫通上海航空貨運資訊全鏈路。

-提升智慧物流數位化應用與服務,推動航道智慧檢測養護和運行監管、船閘智慧運行調度、船岸資訊協同服務等應用場景建設。加快推動?藻?東閘、葉榭塘船閘等內河船閘過閘網上辦理。支援打造上海港生產智慧指揮中心,加快建設集裝箱碼頭的數位孿生系統。

-創新應用智慧化設施設備,支持實施洋山港智慧集卡商業化示範項目,實現穩定可靠安全的自動駕駛和規模化商業示範運營。科學統籌低空空域資源利用管理,有序發展快遞企業等在無人機商業物流中的應用場景。鼓勵加強航空貨運全景感知、無人化領域的新技術研發和應用。

-推廣綠色化技術裝備,推動機場橋載電源和地面輔助電源設施全覆蓋。推進符合要求的船舶靠港期間岸電常態化使用。擴大新能源物流車在城市配送、郵政快遞等領域應用,因地制宜推廣新能源重型貨車。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在重卡、非道路移動機械等場景試點應用。支持開展甲醇等新燃料船舶試點。按需分階段逐步建成品種多元、加注靈活、功能完善的新型燃料供應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