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醫學美容市場蓬勃發展,但隨之而來的醫療安全議題亦受到關注。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日前於成功大學醫學院舉辦第一一九屆學術研討會,針對臉部微整形常見併發症及臨床風險管理進行專題討論。會中邀請藝群醫美集團王正坤醫師發表「臉部微整形併發症的預防及處理」講座。王正坤以各種臨床案例說明微整形常見風險,包括術後反黑、肉毒桿菌素引發的局部肌肉下垂與臉部不對稱,以及玻尿酸注射可能造成的血管栓塞或視力受損等情況。他指出,能量型醫美設備如皮秒雷射、電波拉皮、音波拉皮等,若能量設定過高或忽略膚質差異,可能導致灼傷與發炎後色素沉澱。亞洲膚質黑色素較活躍,更需精準控制術中參數與加強術後照護。
在肉毒桿菌素注射方面,施打層次或劑量不當,可能造成眼皮下垂或臉部不對稱。王正坤提醒,醫師需熟悉解剖構造、避免高風險區,並視情況調整注射方向與劑量。相關副作用通常會隨藥效退去而改善,但仍需術前與患者充分告知風險。
王正坤表示,至於最具風險的玻尿酸血管栓塞,常出現於鼻尖、唇部、法令紋、眉間與額頭等高危部位,一旦阻塞眼動脈可能造成嚴重視覺損害。臨床上需即時辨識劇痛、膚色改變、網狀壞死等警訊,並在懷疑栓塞時立即停止注射,必要時啟動跨科會診以爭取治療時間。
會議強調,醫美安全的關鍵在於風險評估、注射技術、即時應變能力與充分告知,醫師在執行療程前應了解患者狀況並具備完整應變流程,以降低併發症發生率。與會者共同認為,持續教育與跨專科合作是提升醫美安全的重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