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推砥碳飲食 實踐吃得剛好、吃得永續的綠色餐飲

環境部強調,低碳淨零就由餐桌做起,應選擇在地食材,適量點餐,吃不完的就打包帶走以避免浪費食物。(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環境部十七日指出,推動低碳轉型應從吃飯開始,請民眾使用環保餐具,選擇在地食材,並應避免食物浪費,適量點餐,吃不完的應打包帶走,實踐吃得剛好、吃得永續的綠色餐飲。

環境部綜合規劃司長洪淑幸表示,自民國一0九起,環境部就著手推環保餐廳,目前環保餐廳及綠食餐桌合計已有五0七八家業者,提供淨零永續低碳餐食,而綠生活希望落實民眾低碳生活,零浪費、低碳飲食是最容易做到,也是最容易參與的一項。

洪淑幸表示,目前綠生活餐飲指南會與各縣市政府合作,後續加強與餐廳溝通,推廣的過程中都是自願性,吃多少點多少、友善打包都是希望餐廳配合;同時也希望消費者帶環保餐具,餐廳不提供塑膠袋、餐盒時,也能自己為自己服務。

環境部指出,過去的環保餐廳已打下基礎,如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優先使用國產食材等;綠色餐桌進一步強化為不提供一次性餐具、「使用台灣本土生產主要食材至少三項等。更重要的 零浪費低碳飲食,是全民皆能參與的減碳行動,從業者到消費者,只要調整飲食習慣、珍惜食物,適量點餐,吃不完的應打包帶走,就能為地球減輕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