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權藝術生活節 希望未來子孫能真正過到幸福的日子

 

人權藝術生活節「台上街上:劉振祥的社會劇場檔案」視覺展現場。(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第六屆「二0二五人權藝術生活節」自十一月二十二日至十二月十四日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登場,並於二十二日舉辦開幕活動,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政治受難者前輩張則周、陳中統、楊碧川、陳欽生、吳俊宏、洪武雄、高金郎;政治受難者家屬潘信行、戴康衢、歐陽煇美、李桂芬、黃旭宏、楊雄鎮等貴賓出席。

二0二五人權藝術生活節在「眾生眾聲」街頭行動劇場中揭開序幕,活動從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出發,由采苑藝術文教基金會所屬「采苑混聲合唱團」,結合「梵體劇場」的舞踏表演及莊敬高職學生的演出,並在捷運「大坪林站」前往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途中,進行街頭行動劇場表演,同時由「何曉玫MeimageDance」舞團展演《人權默島進行曲:樂為台灣人》精華片段,共同回應關於自由、記憶與尊嚴的核心議題。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人權館本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場域,它背負了在台灣歷史上非常黑暗的記憶,然而「人權生活藝術節」的舉辦,肩負著以音樂、舞蹈、劇場、視覺等多元藝術文化形式介入的重大任務。

王時思指出,正因藝術與文化生來就是自由的,它能將前輩對於人之所以為人的堅持,滲透進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對文化部而言,「人權生活藝術節」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和價值,期望透過藝術與文化的擴散,讓更多民眾參與、了解台灣的過去與歷史,讓我們得以獲得守護下一個世代幸福與自由的力量,並讓我們所珍視的民主價值得以延續。

政治受難者前輩楊碧川前輩提醒年輕一代,「你們所不知道的苦難,我們可能都幫你們擔起來了。希望未來我們的子孫能真正過到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