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AI、綠色永續 工研院奪全球百大3科技研發獎

「人工智慧引導互動式語言治療系統」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雙料大獎。(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彭新茹、許正雄∕綜合報導

被譽為研發界奧斯卡獎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揭曉,工研院今年獲三項大獎,涵蓋生醫、AI、綠色永續等領域,與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等國際重量級機構並列。

工研院連續十八年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目前累積六十九項,其中超過九成的研發成果已成功應用於產業界。

今年工研院獲得三項大獎,分別係攜手新纖、合碩生技及紡織所跨域開發的「仿生韌帶支架」;整合AI智慧控制與高速水刀系統,開發出「AI優化高活性廢輪胎水刀清胎製程技術」,最快三百六十秒內完成一條大型輪胎的清除作業。

另外,與興采實業集團共同開發「回收纖物再製低碳循環防水透溼膜」,可輕鬆將複合廢棄紡織品,透過化學解聚與再聚製程,即能轉化成有「防水、透溼」效果的聚氨酯薄膜,無需拆解或脫色,製作出不同規格的防水透溼布料,能廣泛應用在機能服、鞋類、軍用裝備等,已導入興采實業集團產線,協助紡織產業朝綠色製造與循環永續邁進。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則以「人工智慧引導互動式語言治療系統」獲雙料大獎,與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麻省理工林肯實驗室、耶魯大學等國際知名研發機構並列。

工研院攜手新光合成纖維、合碩生技及紡織所跨域開發出「仿生韌帶支架」,以仿生結構與高分子材料打造出兼具固定強度與提升修復的醫材,幫助斷裂的韌帶更快癒合、穩定恢復,對於長者因創傷而韌帶受損或斷裂,都能藉此快速恢復自在行動力。(工研院提供)

「人工智慧引導互動式語言治療系統」結合遊戲化治療教案、生成式人工智慧引導技術與課後語言能力評量,帶來個人化、持續性且臨床導向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