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台南市新市區因南科開發不再是農村聚落,因此相關街道也開始尋找命名,而新市區社內里(新港社所在)有名新港社長老理加,差點成為台灣王,因此有意以理加為街道名,但未被採納。新市區公所指出,以在地元素為街道名,可以留住文史,當然希望區內的街道都有屬於在地的文化故事。
南科未進駐前,新市只是一農村地區,因此住家的地址都只有村名和編號,如今住家多,只憑里名和編號已不足以應對地方的發展,所以也開始著手將街道重新命名完善住家所在位置,而社內里也曾被問及對地段街道命名的意見,社內社區居民直覺認為,社內是台灣文明最早的地方之一,有最早的新港文書、第一所學校和第一所教堂等,甚至還差點產生第一位台灣王理加,所以在命名上就想以與地方文史有關的人事物來著墨,更提出了用台灣王理加來做為街道名。
據里長魏千富表示,理加是西拉雅族新港社長老,在荷蘭統治時代一六二七年,曾帶領十五名新港人跟隨朱印船船長濱田彌兵衛前往日本,晉見德川幕府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和大御所秀忠,且理加還年年擔任新港社首席代表出席地方會議,在一六五0年地方會議北部集會紀錄上曾記載「新港長老理加曾被日本封為台灣國王」,所以理加有著第一位台灣王的稱號,以他為街道名,可讓來到社內里的人,認識到這名新港社長老。
不過,以理加為街道名被相關單位婉拒,並直指沒人認識理加。對此,社內居民有著不同看法,就因為大家不知道,所以才會問為什麼用「理加」為名,如此一來,正好可以將社內台灣王理加的文史告訴大家,留住在地的文化故事。此外,新市區公所指出,其實透過街道命名,是可以呈現在地文化,讓在地文化成為一條長久的路,代代不忘根源,如同當時南科開發,以原住民西拉雅族來做為道路名,如今南科大大發展,不論是新港社大道還是西拉雅大道、直加弄大道等,都成為南科最重要的印記,這些名字也讓來南科國內外的人士印象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