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清晨7點,食品加工廠的輸送帶準時運轉,46歲李姓員工站在機台前,熟練地操作冷凍肉攪拌設備。沒有人看得出來,幾個月前他還躺在病床上,右手抬不起、走幾步路就頭暈無力。他數月前車禍險失工作,靠復健找回自信與尊嚴。
今年2月某日,李男於下班途中發生嚴重車禍,導致硬腦膜下出血、右手橈骨骨折,右半身無力、頭暈不止、注意力短暫,生活被強制按下「停止鍵」。在衛福部台北醫院1個月的住院治療與後續門診復健,原預計5月重返工作崗位,卻在第一天就因搬不動冷凍肉品、操作緩慢,遭判定「無法勝任」。
李男回到台北醫院繼續復建,林允中醫師指出,「他不是不努力,而是身體還沒準備好」。林允中安排李男走進「工作現場」職能治療,並強調復健終點不只是回家,尤其是勞工,要幫助患者回到原來的生活與職場。
職能治療師黃如燕客製化職能訓練方案,還安排李男模擬實際工作環境,練習重物抬舉與站立操作等實作訓練,經過1個月密集復健,李男再度返崗,穩定完成工作流程,讓他感動地說「我真的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