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語妍
有回打發時間,偶然見電視播放京劇。恁時戲已唱至最後一幕,關於前情起承轉合,一概不知,只是從小生穿著圓領袍衫、九環帶,畫面左上角又題寫劇目「優伶天子」,猜測主角身分應是李存勖,果然,小生下一句出口的念白,恰好提及其父為李克用。
確認戲曲確實以後唐莊宗李存勖為原型,不免詫異,原因無他,就是這個題材頗冷門,不僅是莊宗本人相比秦皇漢武、李世民、趙匡胤及康雍乾幾位千古名帝,著實讓人陌生,即便是後唐這個王朝,亦罕有聽聞。
後唐乃五代十國之一國家。唐代末年,地方節度使手握軍政大權,擁兵自重,藩鎮割據,最後以朱溫篡唐,建國號梁,開啟五代十國。這段唐宋之間的五十年兵戈不止,大小各國林立,政權更迭頻繁,其中先後建立於北方的五個王朝「梁唐晉漢周」,合稱為五代,因國號與前朝重疊,稱呼時加「後」字區分,莊宗李存勖正是後唐的開國君。
之所以認出莊宗,倒是非關歷史,還得歸功另一齣戲劇。不過,那回莊宗只是配角,劇情聚焦在李存勖的兄長李嗣源,面對王上李存勖疑忌,隱忍蟄伏,苦心佈局,在一次又一次的試探和打壓中,忍辱負重,步步為營博取皇位,實現母親遺願。
通常戲劇佈景,電視劇寫實,舞臺劇寫意。此劇雖為電視劇,卻獨樹一格,在實景基礎上,格外運用水、光、影變幻和強烈色彩對比,營造動盪不安的時代背景,和壓抑詭異的故事氛圍。李存勖身為一國之君,每回出場,都是身處金碧輝煌、朱漆重帷的皇宮大殿,他以戲伶裝扮,高坐在天光難以照射的恢宏大殿深處,俯視眾臣。場景之詭譎,哪怕出場次數不多,也足讓人印象深刻。
當時並不識莊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二帝,除了古怪堂堂帝王居然粉墨登場,其餘還有諸多弔詭。比方皇室血脈干係重大,不容混淆,可主角李嗣源名為皇子,實為養子,與李存勖乃異父異母兄弟!而且,皇位傳承歷來是父死子繼,即便情形特殊,也當是兄終弟及,他們登基順序卻是顛倒!最離奇的是,主角天縱英明,年少嶄露頭角,生母從而看見旁人的忌憚,深諳作為養子,出類拔萃是禍不是福,為掩鋒芒,而生生毒毀兒子雙目!
盲眼皇子與優伶皇帝,太過離奇,起初想當然爾純屬虛構,發來才發覺卻有有其人其事。當然,歷史轉變為故事,必然融入想像和一定的改編,現實中明宗並非眼盲,而是文盲!批閱奏章需要旁人輔佐。
皇室子弟目不識丁,該是怎樣的不學無術!可明宗確實非皇室出生,他本為突厥沙陀族人,效力於節度使李克用麾下。亂世之中,揚名立萬者,無不是縱橫一方的將帥,時下軍中盛行結義親,緊密兵將關係,李克用因此認明宗為養子,並賜名嗣源。
此時的李克用大概想不到,自己高舉復興唐朝大旗,與朱溫爭雄,出師未捷身先死,嫡長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他辭世後,併桀燕、敗契丹、滅後梁,開國稱帝,明宗身為莊宗義兄,順理成章也晉為皇子。
如果一切停留在此,可謂是圓滿,然而世事難料,有時史實比故事更為荒誕。本來莊宗得以在群雄中,脫穎而出,一統北方,當是雄才大略,連對手朱溫都曾不吝誇讚:「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羨慕李克用有子如此。豈料,莊宗一朝登頂竟似魔愣般,忘櫛沐之艱難,徇色禽之荒樂,開始荒腔走板,沉迷歌舞戲曲,還給自己起了個藝名李天下,他寵信伶人,放任奸佞亂政,峻法剝下,並擄掠士卒妻女,無故誅殺臣工,攪得人心惶惶,怨聲載道。
即便是大好河山,也不堪這般折騰,遑論後唐建於戰火紛飛,周遭虎狼環伺,危機四伏。
在莊宗一連串倒行逆施,當烽火再起,江山出現戲劇性轉折。同光四年,鄴城之變,莊宗命義兄明宗出征平叛,叛軍卻反過來擁戴前來的明宗為帝,雙方合兵,一起劍指王都。洛陽城內莊宗準備親征,結果兩兵尚未來得及交鋒,莊宗自己身邊又起譁變,曾經驍勇善戰的莊宗,就這麼倉促亡於箭下,潦草結束離經叛道的帝王業,兜兜轉轉,竟是和莊宗沒有血緣的明宗,繼承社稷,平靖廟堂。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以為看得是故事,殊不知現實光怪陸離,更讓人意想不到。
明宗雖非皇家血脈,踐祚後仍沿用國號,並未改朝換代。當這段曲折離奇變成典籍記載,簡化成帝系表一個個名字,單看表面還以為一脈相承,風平浪靜,毫不引人注目。也是難得有戲劇取材,提供契機,好奇之下翻開歷史,一探箇中跌宕起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