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生命縱深 了解無常蘊含的啟示

廈門雲揚天際文化機構許天慶代表策展人周櫻說明對兩岸少兒美育交流的期待。
(記者黃翠娟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作為第十六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以「生命萬象」為主題,作品題材涵蓋自然生態、人文關懷、未來想像等多元面向,既有對動植物細緻入微的觀察,對人類社會生生不息的思考,也有對智能新世界的暢想。

雲揚天際文化機構創辦人、也是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策展人周櫻女士表示,生命是什麼,就像奧古斯丁的時間概念,看似簡單清晰,實則模糊微妙。古往今來,芸芸眾生都曾對這個主題有過追尋探究─簡單又複雜,細緻且宏大,短暫而永恆,感性也理性。

量子物理學家薛定諤在他那本著名的《生命是什麼》中提出過他的見解,無數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也從不同角度有過各自的思考和理解。

周櫻表示,這些對生命的探索歷史還只局限在渺小地球上的碳基生命形態,尚不包括引人無限遐想的地外「生命」,這不由讓我們感嘆,人類和自我之外的宇宙萬象,是多麼的奇妙與豐富!

台灣新北學生集體共繪《島嶼的記憶》,追尋生命的血脈傳承;福建廈門學生描繪人體結構,探索《人體奧秘》;香港特殊學校師生共創《海底奇幻之旅》,呈現海底世界的神秘與美麗、色彩斑斕的畫面與天馬行空的創意,不僅展現了兩岸青少年動人的藝術活力,也用最純粹的方式呈現了生命的豐富與珍貴,更體現了兩岸及華人地區同胞共同的文化傳承和情感聯結。

雲揚天際文化機構指出,我們生命所承繼的血脈基因,歷經千萬年傳遞到此生,是我們獨一無二的生命符號,也有無法背離的使命責任。除了精彩的青少年作品,展覽特別邀請台灣藝術家姜一涵的作品《生命的綻放》、《烈焰新生》等,及大陸藝術家謝麗芳的作品《我看到那生生不息的蛇》共同展出,用他們的人生閱歷和藝術觀,與孩子展開關於生命的不同對話與思考。孩子和大人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在展覽中構築多視角的生命圖景;藝術家與觀眾也在生命萬象下一起追尋生命之縱深,了解生命無常所蘊含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