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曲線 可埋線針灸或穴道按摩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醫減重運用中藥、針灸、埋線來雕塑美體,一直是愛美人士的選擇之一,中醫師表示,還可透過按摩穴道、蛋白質及減醣飲食控制,讓減重事半功倍。
 中醫師蔡欣妤表示,中藥能依個人體質調理五臟六腑功能,進而改善肥胖體質,避免復胖;針灸與埋線能達到刺激穴位經絡的效果,而穴位埋線是針灸療法的延伸與改良,以線代針,將線埋入身體的穴位內治療,療效更持久。
 蔡欣妤也建議,還可透過按摩穴道、蛋白質及減醣飲食控制,讓減重事半功倍。
 蔡欣妤表示,痰濕體質的女性多半是梨形身材,有鬆垮垮的腹部和水腫的下半身。通常是因為喜歡吃甜食或高熱量食物搭配冷飲,容易造成腸胃功能失調導致氣血循環不通,新陳代謝減慢,脂肪持續堆積而造成肥胖。
 除了飲食控制和吃藥調理外,穴道按摩也能派上用場。建議可藉由按壓刺激腹部的中脘、水分、關元、天樞等穴道能促進腸蠕動,消除脹氣、排除多餘水分和宿便。按壓手足陽明大腸經、胃經的合谷、豐隆、水道、足三里穴位則能調整腸胃系統,利濕除痰,加速新陳代謝打造易瘦體質。
 此外,還可以多攝取蛋白質高纖維和減醣飲食。吃下的蛋白質進入小腸後,會刺激膽囊收縮素CCK的分泌,膽囊收縮素可以讓人產生飽足感,抑制食慾。間歇性斷食則是因吃飽飯後血糖上升,身體會利用葡萄糖和儲存脂肪,而斷食8至12小時後,肝臟會將體內脂肪轉化為酮體,為組織提供能量來源。
 酮體除了可以降低胰島素抗性改善血糖、降低血壓和增加運動燃脂的功效外,還能有效減少腹部脂肪和增強許多影響健康和衰老的蛋白質與分子的表達和活性。
 蔡欣妤表示,最常見的3種間歇性斷食方案是隔日斷食、5:2間歇性斷食(每週斷食2天)和每日限時進食(建議每日空腹16-18小時),但有胃酸逆流容易胃腸不適的人則較建議斷食8至10小時。